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从心理学上来说,如何摆脱“操心的命”?
操心,自己的,的人从心理学上来说,如何摆脱“操心的命”?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孩子的现存的后续的问题,可能会让一个原本不谙世事的人学会了洞悉生活和察言观色。这种“操心的命”是摆脱不了的,至死方休。一片凌乱、满地鸡毛的日子怎么改变?除非不管孩子,任其自生自灭……但是为人父母,如何能做到?
所以,想摆脱“操心的命”很多人根本做不到,除非没心没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操心,可以理解为一种体现自己价值的方式,这个方式是生活经历中学来的,比如苏大强,都说他是巨婴,但他小时候可能在一个关系里满足了一个需要控制的人,自己从中得到认可,只是这种模式在成年后缺乏责任感,但换个角度说,他的责任感用来剥夺给当年控制的那个人了。
操心,可以让自己处在一个优势心理,自己是强大的,对方是虚弱的。避免了自己感觉到需要帮助,往往也拒绝别人的帮助,因为那会感觉自己是虚弱的。可能从小得不到照顾,就干脆告诉自己不需要帮助了,让自己成为一个照顾者。
操心,可以让自己感觉到控制感,因为都是自己在安排,按照自己的意志。
操心,可以让自己有道德上的优越感,自己是给予的,对方是接受的。比如常说的“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这里面有一个期待,我牺牲了这么多,你就要听我的。
操心,可以让自己感觉安全,因为自己的代劳,也剥夺了对方发展自主能力的机会,容易依赖自己,离不开自己,留在自己身边。
操心,可以让自己被赞赏和肯定,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动力,比如有的孩子从小为父母操劳,替父母照顾弟妹,被父母认可后,成为一种获得价值感的来源,认同了照顾者的身份。
有这么多用处,怎么舍得不操心呢?
操心也有麻烦,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说自己是先把自己的需要放弃了,才去成为一个操心人,这是很难过的事,当一个人突然觉醒,想要满足自己的内心想法,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时,会出现矛盾和冲突,会面对依赖别人的陌生感觉,面对依赖别人可能被拒绝的的羞耻感。
所以操心的控制感背后隐藏着悲伤和愤怒,如果能感觉到自己这些压抑的情感,可能会先感觉到愤怒,指向当年应该照顾自己的人,慢慢意识到无法回头再来,可能会感到悲伤,放弃执着,决定自己担起生活的责任,让自己在依赖和操心之间慢慢平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划清边界,信任他人,心就安了
我们所面对的事情无非就三种:
自己的事情、别人的事情以及我们的事情
你的工作,你要对此负责。只有当你向我求助时,我才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友谊给予建议和帮助,但仅此而已。我能够帮你,但我必须让你知道,我花了我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你,因为你是我的朋友,希望你将来能把我当作朋友。
我的事情,会负责到底。你要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你要为自己的事情负责。同时,我也明白别人也有自己的事情,尽量不要因为自己的事情去麻烦别人,如果真的有必要,记得以后要报答别人。
彼此的事情,沟通办。我提出我的要求,你提出你的要求,看看双方能否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平衡。在事前、事后保证高度的透明度和诚实的沟通,因为这是“我们的事”,这表明实现我自己的愿望离不开各方面参与者的努力。如果我不尊重每个人的要求,我自己的要求就不会实现。
“操心的命”无疑是没有把这三个事情区分清楚。
认可这个观点,劳烦点个赞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改变不了,思维方式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年前的旧话题了。但总比那些奇葩的挑战智商和三观底线的垃圾话题要强得多。
生活里有很多人,终日操劳,没完没了。即使是旁观者都觉得他们累。他们自己也觉得自己累。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操心的命。
但在我看来。这些人其实在性格上都是有些问题的,过于争强好胜,过于拔尖儿。对事务过于追求完美。不善于与他人合作。心胸不够开阔。等等吧。
其实要想摆脱那个死循环。关键还是自己在心境上能否改变。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所谓平常心看待问题。所谓人生不得意十之八九。如果他们真的懂了这些道理,悟透看透。自然也就跳出“操心的命”的怪圈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少看,少听,少说,不管闲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