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论语》、《道德经》、《易经》、《诗经》等古著是否已被过度解读?
道德经,易经,论语《论语》、《道德经》、《易经》、《诗经》等古著是否已被过度解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论语》、《道德经》、《易经》、《诗经》等古著是否已被过度解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肯定存在过度解读的现象,但有些观点确实是千古名言,重点是要“去伪存真,古为今用”。
这种情况,主要是汉字作为表意文字表意的多重性造成的。
第二,汉字从可考证的途径应该最早就是用于占卜的用途,文字应该有一些宗教用途,使人们难以准确表达本意。
第三,当时汉字的载体有限,所以比较简练,文言文的文体比较晦涩,容易存在理解上的差异。
这就是古汉字著作可以解读出不同内涵的根源。
其实按现在观点来观察可以“返璞归真”的。
《论语》从内容来看主要类似于一部古代的儒教大学的理论杂志,它的创作者是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
《道德经》从内容上看很大可能是古代培训帝王及圣人的理论教材,它的创作者是国家院士负责人兼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
《诗经》从内容看主要是当时的流行歌曲(风)、民族音乐(雅)和古典音乐(颂)的歌词内容,与曲谱《乐经》(已经失传)配套使用。
《易经》很大可能应该就是占卜算命所用的书,当时是证明统治的合法性,因为当时神权是主要通过祭祀占卜来体现的,现在与治国应该关系不大,不然以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个性恐怕难以流传下来,因为在当时就不是一般人看得懂的,所以没有被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背景是____天圆地方,我自在中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显然不是所有的解读都过度了,但是显然有很多过度的解读。
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我们看到的所有的著述,都是人所作,都是具备与我们同样的感、觉系统的主动意志所作。我们能借助语言工具与之交流,是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与之相通的。
但是人容易有种“求庇佑”的趋势,类似于向父母撒娇,会强调自己与希望的庇佑方的差距,就会趋向于“神化”那自以为能庇佑自己的对象,就好像小孩子也会不自觉的神化自己的父母。
但是,本来是人,非要当成神去看待,理解上必然就有偏差,就会“过度解读”。只要你不认为你要理解的人是个能够与自己平等交流的对象,你就一定会“过度解读”。
——无陈词滥调,无不知所云,无酸腐鸡汤,无缤纷喧嚣,唯有一点赤诚真意,一点犀利深刻;君若有得,乞轻落玉指点赞、高抬贵手转发;若有相左之真知灼见,请评论中不吝赐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语》、《道德经》、《易经》、《诗经》等古籍并没有被过度解读!
古代的文字简而意蕴深远,里面的核心智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从哪里可以看出?
《说文解字》以及《文心雕龙》里面说“经”字是天地不变的道理。而“天地”自古以来就是神奇且深奥的,因此古人用“经”书来比重“天地”,是想让我们知道这些书里存在的核心智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但是,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想法不同,解读也是不一样的,可能有被认可的世界观,可能也有不认可的世界观,因此,说过度解读还是取自于人本身上!
为什么要这么说?
因为人有五感,有悲、喜、怒、思、恐,这个情感问题也是造人人思想以及爱好的不同。
因此,也就是说《易经》、《道德经》、《诗经》等古籍里面存在的智慧是非常多的。只不过因人而异理解不同罢了。
那为什么要说它们被过度解读?我认为可以用两大方面来解释为什么会这么说。
第一个方面
不用翻译相助,而强行阅读文言文的人。这样容易造人理解错误,这个就相当“过度解读”了。
第二个方面
每个人思想不同,造成百花齐放的局面。而百花盛开的地方一定会存在漂亮的以及残破的花儿,因此,人的不同思想也是一样的,有“漂亮”的也有“残破”的,而这些也是造成过度解读的一部分原因。
有什么想法的小伙伴,可以在下方评论区讨论。
—> —>想了解更多知识关注易经奇门太乙六壬国学头条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