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觉得解说《论语》的优秀的书有哪些?它们的各自有哪些侧重点?
论语,孔子,智慧你觉得解说《论语》的优秀的书有哪些?它们的各自有哪些侧重点?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论语别裁》、《论语今读》、《论语译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论语》这样的书,如何从古今中外、汗牛充栋的注释、注疏、解读等著作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呢?特别是入门者,或是有心要深入阅读、领会《论语》,这就要把握几个原则:
第一、不要太关注”原文“,而要把注疏作为门径
第二、选择注本时,要精读古人的注本,以今人的注本为参考,学有余力的,可以参考海外汉学的研究成果;
第三、初学时要打好基础,不宜选择那些”六经注我“,或是以佛、道解儒的书。
按照以上三个基本原则,首先楼主推荐的南怀瑾就很不推荐,南怀瑾关于儒家的书错误很多,但他可以说是故意错的,因为他要借助论语来讲他的自己一套东西。如果读者没有打好基础,以南怀瑾这类书入门,从一开始就会走入邪路,还会养成空谈的恶习。
我个人对南怀瑾确实没有好感,2007年秋天,我在无锡的国学大课堂与他见过一面,询问过他问题,他的儒学水平确实很一般,远不如正经大学科班出身的学者。
同样,楼主推荐的李泽厚的《论语今读》也不适合入门,因为李泽厚的目的也不是注释论语,而是借助论语来为他的“乐感文化”等艺术哲学作为论据。因此,李泽厚这本,如果是作为研究李泽厚思想的途径,没有问题,这书写的不错;但作为《论语》的入门书,则欠妥。
入门的话,我的个人建议(只是个人建议,供参考,一家之言):
精读的本子:
一是“十三经注疏”里,何晏注,邢昺疏的《論語注疏》,有许多点校本,坊间容易买。这是六朝时对论语的解读,邢昺的疏里还保留了许多汉代的古注;二是朱熹《論語章句集注》,选自《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1983年出版,也有简体字版,很容易买。这代表了理学对论语的解读;
三是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中华书局出版,这代表了清代学术对论语的集大成,不可不读。
以上三种是精读本,所谓精读,并不是让你去以谁的为准,而是在精读中对比异同,激发自己的思想。这些古人的注疏,虽然彼此并不相同,但均有理有据,有文字音韵上的依据,精读完之后,你完全可以入门。
泛读的本子:
一是楼主提到的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他虽然远不如他的叔叔杨树达水平高,但这本译注却是朴实平易,毫无南怀瑾之流胡说八道的东西,是入门的很好的参考书。二是民国程樹德《論語集釋》,中華書局1997年出版,这本书汇集了古代许多文献对论语的解释,之所以没有作为精读,是因为太厚(四卷本),不适用于初学者,但是可以作为查阅《论语》某一句语录时各家意见的参考书;
三是錢穆:《孔子傳》,版本 很多,容易买到,读《论语》,当然要读一读孔子的传记,以为羽翼,传记也很多,算上《史记孔子世家》,钱穆的足够了;
四是[美] 赫伯特·芬格萊特著,彭國翔、張華譯,《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 版社2002 年第1 版。[美] 郝大維、安樂哲著,何金俐譯,《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 版。一些海外汉学的研究,可以作为泛读、了解,增长见识。这几位都是国内外学术界认可的学者,绝非那些隔靴搔痒之流。
以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语学释解读得全面深刻,前言中有这样的阐述:
古今那么多人为什么会对《论语》翻译得如此面目全非。因为有如下的几个误区:第一个误区也是最基本的误区,是智慧的误区,或者说智慧不够。不要认为饱读诗书,从事教育,甚至长期研究儒学,你就应该有智慧。不好意思,那和智慧没有关系,那叫学问或者叫世智辩聪。这些东西你学了多少年和智慧没有关系。不管你学了多少年,不管你是什么学位,百度比你强无数倍。你会的百度全有,学了几十年不如在百度上一搜,任何一个会使用电脑或者手机的人就会超过你所学知识的亿万倍。你的学识几乎一无是处,因为学问不是智慧。圣人写这本书的时候,当然《论语》不是孔子本人亲笔写的,到底是谁写的,怎么写的,是个迷,但是本书会给大家揭晓答案!孔子的智慧不是饱读诗书所理解得了的。不管你是什么职务、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什么职业、什么学位、什么专业,没有足够的智慧,你解读《论语》,那是不行的。
第二个误区是名人效应。我们一看《论语》某个版本是某个名人讲的,“名人具有权威性啊,他讲的应该可以,要不他怎么是名人呢?”其实这个逻辑是站不住脚的。比如明星代不代表一定是德艺双馨?不能。明星只代表出名了,闹丑闻的是不是也是明星?以丑出名与他的德没有关系,所以明星不代表德艺双馨。文化圈儿的名人同样不代表一定就有智慧,但是人们往往先入为主,以为名人讲的就是对的,这是第二大误区。
第三大误区:习惯。比如我们一看到“学”这个字,《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看到学就开始组词了,学习、学问,这样一想马上就错。因为这个学既不是学习也不是学问,但我们看到这些字,联系到生活情况,就会组词,这叫习惯误区。实际上在《论语》里,“学”这个字有名、动两种用法,名词代表智慧,动词代表修行。所以我们习惯理解的往往是错的。
第四个误区,断章取义。《论语》是个整体性的修行大纲,如果你就一段的内容来看,不联系上下文统一起来看的话,你就看不懂。有人说《论语》是讲经济的,有的说是讲人文的,有说讲礼仪的,有说讲从政的,各种各样的都有,这样的说法都是断章取义。《论语》不是你们之前想象的讲的任何东西,都不是。看了一个局部或者片段就下定义这都是断章取义。一联系整体就明白了,孔子根本不是这个意思。人们就是因为这几个误区而把《论语》解释得面目全非。
学《论语》的目的是感悟孔子的精神世界。孔子是开了智慧的人,是先知。我们通过和孔子的精神世界对接,得到圣人的智慧传承,这是我们学《论语》的最大意义!我们也要开智,然后才明白人与人之间怎么相处。孔子在这里展示的就是开了智慧之后如何应对时事、如何应对政治、如何应对上位者、如何应对老百姓、如何应对小人、如何应对君子,如何应对各种事物。智慧在人生方方面面的应用就是《论语》!
上一篇:孩子开学一年级,可是我又怀孕二胎,怕没时间管孩子的学习,内心很矛盾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