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该怎么学?
孩子,数学,能力小学一年级数学应该怎么学?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江都龙川小学附近有什么好老师推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我是翼翔老师,就我的经验来说,一年级的数学,爸爸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首先,我们得理清,一年级最重要的什么?你最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的学生?
是拿到100分?还是喜欢学习,一说到学习,眼睛就放光?
是每天应付式的学习?还是自觉主动的学习?
我相信您肯定有自己的答案。
在这里,我想告诉您,一年级的分数,100和90其实并不是真实的差距。
我们不要把焦点放在这些分数上面,您应该更多的把焦点放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
为什么孩子学习有困难?一年级就有困难?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1、您可能没有给孩子做好学前教育:
在上学之前,有一些必要的准备我们可能没有准备好。比如,您有给孩子进行过数学启蒙吗?有给孩子进行过理解力的训练吗?有培养孩子听课的能力吗?
孩子上课走神,因为坐不住;
孩子不喜欢做作业,因为看动画片更好玩;
孩子上课喜欢插话,因为不知道守规矩,在家的时候,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没有规则意识;
孩子很脆弱,老师一批评,就心理崩溃,受不了,因为在家爸妈老是哄着;
..........................
这些问题,都是可能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
2、您对学习的理解可能不够全面:
学习,除了学校的方式之外,家庭的作用,主要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来让孩子学习。
对于数学来说,如果孩子觉得困难,在家您再让孩子重复一遍学校的做法,孩子可能就会依赖上您了。
我的建议是:别像老师一样给孩子再讲一遍!
您要装着不会,带着孩子去翻书,让孩子知道,书本才是最好的老师。
3、孩子的学习方式,不能太单一
这也是我要告诉您的,一年级就进培训班的孩子,往往会越来越厌学!
因为,孩子本来就是因为受不了这种学习方式,才学不好的。您再送入培训班,岂不是让孩子更长时间的痛苦?!
很多孩子厌学,就是因为在用错误的方式学习!
对于数学的加减法,看图列式,应用题等等,都是可以通过简单的重复就能让孩子理解的。
您完全可以用简单的方式就能让孩子爱上数学:
(1)加法拳:两个人,每人一个手,伸出手指,相加,就是学习10以内加法的极佳武器。
(2)数的分解:黑白棋(围棋的棋子),比如8的分解,取8个棋子,让孩子任意的分成2堆,一共几种分法?这就是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直观的,自己得出答案的,非常符合人的认知过程的,有满足感的,能自己控制的。您要做的,就是引导,然后鼓励孩子!
(3)扑克牌:选取1-9的扑克牌,您就可以让孩子熟练的掌握20以内的不进位和进位的加法。两个人,每人打一张,比如7+8,直接报得数。请放心,我用这一招,“治好”了很多孩子的所谓数手指的毛病,很多妈妈惊奇地发现,孩子竟然不用再数手指了!!!
以上是我的一些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启发,也希望您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好!
我是翼翔老师,在下面评论区说说您的想法吧!
如果您喜欢我的分享,请给我反手来一个赞吧!再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学,学校数学老师已经系统的把全部知识点传授给了学生,问题是家长充当什么角色。
时代变了,不能用老眼光看世界,要结合实际,分析问题,解决冋题,有人认为不建议孩子报辅导班,大多家长早晨孩子还没起床,父母为赶路,早已上班走了,晚上下班回来,孩子已上床睡着了,跟本就没有和孩子交流的时间,家里虽然有老人照顾,有的有能力辅导孩子,有的沒能力辅导孩子,有的有辅导能力,但孩子未必听他们的,孩子如果有自学能力还好,如果没有自学能力,成绩很快就拉下来,像这种情况必须报辅导班。
小学数学重点是二十以内加减法,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学过了,大多还是离不开掰手指数,有的看上去没有数手指,但两双手无论放在什么地方,手指还是在动。依赖性很强,计算速度慢,对以后多位数计算计也是障碍,所以说必须教会孩子口算能力,数学强调是智力发展,会算不行,还要开发智力,怎样提高孩子口算能力呢?
家长每天最少出30题口算题,也可让孩子自已出,家长检查监督,这样长期坚持下,孩子计算能力很快提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年级数学重要的是培养学习兴趣和拓展认知。认知的拓展实际上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家长看重的往往是孩子学了多少知识,而不是有多少相关的经验。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丰富的日常数学经验决定了数学学习的起点高低,也决定对于课内知识的理解能力。所以王老师一直建议一年级数学学习上应该是结合生活的,好玩有趣的,有一定的挑战性的,而不是枯燥,死记硬背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愿意学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课内数学也是很好的补充,这就是我倡导的趣味数学学习方式。以下详解!更多内容请参考我的趣味数学专栏系列。
趣味数学=日常数学+课内数学
日常数学基于孩子平时所见所知,这些经验往往是比较零散和局部的。需要通过一定方式去引导他去结合日常经验进行观察,触摸,试验,比较,验证,归纳,推理,解决问题等思考活动,比如形状图形,钟表,镜面数学,人民币计算等认知内容。辅导时不关注这些必备经验,往往就不知道辅导的难点在哪里?为什么孩子会一直有认知困难?
【举例】图形认知
→ 根据学校学的知识点去搜集生活中的形状。需要经过观察,思考,对比来找对分类。
上一篇:27岁篮球记者患癌情况危急,唯一可手术医院缺少资质,谁能帮帮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