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初中历史的考点是什么?
材料,中国,美国初中历史的考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② 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样的重要结论?
[分析指导]
本题共引两段材料,文字量较大且共设两问,故为文字材料型及一问一答式材料解析题。我 们可应用上述提供的解答材料题的四步曲来解答此题:
1.阅读理解材料
通读材料(包括材料的出处)后,可确定两段材料的中心是讲南海的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及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并可与课本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这部分 内容挂钩。
2. 精读设问部分
从要求回答的两问中可体会出第①问的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归纳 概括能力,且限定的范围是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两方面,而第②问则是第①问的延 伸,是综合第①问情况后作出的结论从中可把握第②问的解题方向结论应以艰苦创业”
和生产经营”两方面来讲,要注意既应有对有关情况直接的认识结果,更应有在此基础上 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认识的情况,领会第②问的命题意图是考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进行材料整理
抓住题目的艰苦创业”、生产经营”这一中心问题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整理出有效信息,如:求机器之学、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 倍于从前,遂获厚利、联群挟制,鼓动风潮、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绝 不为动,其魄力之雄毅有如此者、、然以事招众忌,乃改创缫丝小机、采用机器来 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汽 笛声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等等
4. 组织文字作答
根据题目要求,充分利用上述有效信息按问作答,并做到论从史出,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答案为:
① 机器生产,产品质量好,产品主要供出口,获利多,机器缫丝业同手工缫丝业利益冲突, 缫丝厂存在污染环境和工人技艺不熟练的问题。陈启沅顶住了各种压力,坚持办厂。陈启沅 研制并推广了缫丝小机。
② 答案按以下两类给分:(不得交叉)
一类:陈启沅对该厂的生产与销售经营有方,管理得法,敢于坚持,勇于创新,使得这一家 早期民族近代工业能够成长并扩大了影响。
二类:继昌隆应用近代技术和机器生产,代表了新的生产力(或生产方式)显示了对手工业 生产的优越性,虽然会遇到种种阻力,但终究要发展起来。
(二)表格材料型及一问一答式材料题
[典型题例]
阅读下列材料: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高收入国家中三种类型:
全世界
高收入国 家
低收入国家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65 年
2003700
1413280
163040
698900
317570
91290
所占%
100
70. 53
8.14
34.88
15.85
4. 56
1993 年
23112566
18247536
990262
6259899
6279762
4214204
所占%
100
78.95
4.28
27.08
27.17
28. 23
根据世界银行1991年和1995年的发展报告统计的数字回答:
(1 )说明1965-1993年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高低收入国家之 间的经济状况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它们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分别说明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实力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出这种变化对 三者之间的经济格局有何影响?
[分析指导]
表格材料题特点:外观极为简明,隐含信息量很大。但只要我们明白了解题的技巧万变不 离其宗,仍可用四步曲:
1. 阅读理解材料
通读材料后,通过材料出现的时间和设问部分,便可确定此题是围绕本世纪60年代中期到 90年代前期世界经济的变化及其对经济格局的影响这一中心内容而设计的。并可因此而挂 靠课本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这一部分内容。
2. 精读设问部分
要求回答的两问的第①个小问都是问及什么变化”,第②个小问都是问及有何影响。 这便可体会到此题目在考查考生能否对材料进行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K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来说明论证问题以及历史联系现实的能力。此夕卜,由于题目问及的是1965-1993年高低收 入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所以既要注意同一年高低收入国家之间的数据的横向比较,同时还 要注意进行低收入(或高收入)国家前后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纵向比较,这也是此题考 查考生是否具有对不同历史现象进行纵横比较、分析的能力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答题时要注 意不能顾此失彼。
3. 进行材料整理
此题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如抽取高收入国家的数据作比较,1965年是1413280, 1993年则是18247536(单位是百万美元),两数字作比较,便会得出经济在发展的结论。 这是一些很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故不一一列出对数字材料的整理过程)
4. 组织文字作答
通过上述对数字表格材料的综合、分析、比较、并结合所学知识,便可得出
正确答案为:
(1) 1965-1993年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都在发展。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 的经济差距在扩大。这种变化不利于低收入国家。
(2) 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在90年代已相对衰弱;欧共体的经济实力已超过美国; 日本和美国的差距缩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这种变化使原来美国独霸的经济格局演变为美、 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
(三)混合材料型的一问一答式材料解析题 [典型题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生产运动)包括公私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而以农 业为主体。
--摘自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
材料二:陕甘宁边区垦荒、耕地面枳和谷物、皮棉产量:
年份
开垦荒地(万亩)
耕地面积(万亩)
谷物产量(万担)
皮棉产量(万斤)
1941
39.0
1210.5
147
58
1944
128.8
1467.5
175
300
--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1939-1941)》、《陕甘宁边区建设概要》提供的 资料
材料三:可以给人这样一个印象,即边区政府在发展它的领域内的生产上取得了很大 的进展,特别是在1940-1941年间国民党加紧封锁以后更是如此................ .....在农业上,粮食作物 的产量可能至少是有所增长的,这主要是由于为了增加谷物种植而大规模垦荒的结果。纺织 品原料的生产由于棉花种植的恢复和振兴肯定也大大增加了....................... .....政府发展生产的努力在许 多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因为有了这样的进步,边区政府能在1943--1945年间很好地 达到了在衣、食、住等方面自给自足的目标。当然,这些目标也反映了极端俭朴的消费
上一篇:把对方的电话微信都拉黑了,双方异地,如果对方很爱你那过多久会通过其他方式找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