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进行良好的情绪管理?
情绪,自己的,的人怎样进行良好的情绪管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拿什么都当真的了!所以你的“情绪”才会有“激动”冲动的感觉!重要的是你没有“看破”一但看破了!什么事都不可能有“冲动,激动”的感觉了!也用不着“调整”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了!】阿弥陀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情绪比妻子还粘糊,一生与你寸步不离。
情绪像个顽皮的孩子,很会“撒娇耍劣”。有时候平和,像个谦谦君子;有时候忧烦,看啥都不顺眼;有时候恼怒,暴跳如雷……脸谱多样,阴晴不定。
在情绪失控时,人容易做下错事,教训告诉每个人:一定要管控好自己的情绪,人生不能留下过多的遗憾。
怎样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呢?
1.怒火攻心时,暗示自己:别这样,有理慢说,不留遗憾。慢慢用理智“浇灭”火苗。
2.心中忧烦时,设法排解。转移你的关注,不再往忧烦上想,引导情绪“换个频道”;走出去,和街邻说话;去商场、超市购物;上街头看人来车往;到公园观赏花草;或者郊游,看蓝天白云、田园清溪……换了环境,心中忧烦就没有了。
3.内向的人,怯于做不常做事,害怕愁烦,这时要开导自己:一切都会过去,愁不愁烦都得去做,又何必不开心?
4.正在暴怒争吵中,要劝解自己逐渐平静下来,心中可想:这样有意思吗?徒惹人耻笑,于事无补。
5.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素质水准。多看有益书籍、网络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力求心胸开阔、眼界高远。
6.向谦谦君子学平和,向明事长者学老到,向达人政客学从容不迫。
……
会控制情绪,将使你的人生更美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导语
每当闭上眼睛,回想往事,脑海中回荡最多的便是两种情形:一种是开心,另一种是不开心;或者换个角度描述,一种是愿意回忆的,而另一种是不愿提及的。的确,这就是情绪表现的一部分,如果准确的去形容情绪,它应当是我们与生俱来就有的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希望好的情绪能每天陪伴自己,既然希望得到好情绪,那就需要运用科学的方式去管理它。
情绪管理竟然是与生俱来的?
科学理论来源
199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怀尔·罗伯特就在他情绪管理的生理研究中得到了这样的结论:
从我们出生到9个月的时候,情绪管理的基本功能就已经初步形成;
在6周岁的时候,情绪管理的策略与水平达到了成熟阶段。
直到后来18岁以后,情绪管理已经成为我们本能反应的一种。
回到普通人对情绪管理的认知
近些年来,很多50后或60后的爷爷奶奶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出生的孩子对比我们小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聪明?
似乎他们可以读懂大人的心理变化,尽管很多孩子还不能流畅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他们想法与欲望表达,都通过可爱的脸庞显露出来。
心理启示:
从怀尔·罗伯特的研究中能清晰看出,儿童在9个月~6周岁这个阶段中,情绪管理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那么也就认为,这个阶段对未来成年人的情绪管理水平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作为父母或家长,要注重6周岁以内儿童情绪管理上的正确引导。
既然要管理好情绪,就要先了解情绪的产生机制
《孙子兵法》中曾提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的确,既然要谈管理情绪,就需要搞清楚情绪的产生来源与机制。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尔比特·埃利斯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搞清了情绪产生的机制是什么,并且创造了属于他的情绪理论——情绪ABC理论。
首先对ABC进行名词解释:
A:(activating event),激发事件,也可以理解为“前因”。
B:(belief),信念,也可以理解为“自我思考的过程或想法”。
C:(consequence),引发的情绪与后果,也可以理解为“后果或自我感受”。
由上图为例,这套ABC情绪理论其实包含了三个部分,即前因——思考——后果。我们来分析一下:
考试失利,妈妈的批评
考试失利,是一个事实,而导致了妈妈的批评,是事实引发的情绪“导火索”。对于接受批评的人来讲,批评包含了期望、问责、反思的情绪事实。
想法一:接受批评
对于接受批评的人来讲,只有接受批评与不接受批评两个选择,而这两种选择,也直接引发了不同的情绪表现。
对于接受批评,就是要承认自己考试失败的事实,从而在总结失败的原因。
想法二:不接受批评
当想法为不接受批评,一般存在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
一种是因为客观原因,例如考试期间身体不舒服等原因导致的;
而另一种主观原因则是对当前考试科目存在偏见或没有兴趣的想法。
后果(情绪表现)
针对批评产生了不同的想法之后,情绪就紧随其后出现了相应的表现。
心理启示与思考
思考什么呢?
通过情绪ABC的理论,我们其实已经看到了后果是前因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思考方式,就会出现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情绪管理的过程。
得到了启示是什么?
既然通过这套理论,切实找到了情绪管理的原因与机制,那么我们只要正确的引导,使得思考的这个过程,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去努力,其实我们的情绪也就达到了管理的目标。
实例分析——一份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情绪调查
一、调查背景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大学阶段是心智从稚嫩迈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尽管大学还处于校园生活中,可是大学就像进入社会前的“学前班”,每个人的情绪也会随着不同的客观影响出现不同的波动。
二、调查目的
就像情绪ABC理论中的B(想法或思考方式)一样,通过调查,使用积极与消极的两种思考策略,来判断不同的思考策略与C(情绪表现)有着如何的关系。
三、调查过程与发现
1、过程
调查过程通过问卷的形式,采用《艾森克情绪稳定性量表》,参与测试人数为91人,有效问卷为86份。
2、发现
积极的情绪策略与焦虑、强迫性、自主性有着很高的相关度。
上一篇:NBA一个总冠军10分话,常规赛MVP和FMVP多少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