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B2轰炸机从发明至今为何还没有任何国家能够仿造?
轰炸机,美国,战略B2轰炸机从发明至今为何还没有任何国家能够仿造?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且,从价格战略作用上看,轰炸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核打击作用,是中美俄空中、陆地、水下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没有战略打击需求的国家就没有必要使用轰炸机了,所以到现在来看,世界上也不存在哪个国家需要仿制B2,而需要仿制B2的国家,比如中俄,又有自己的技术实力搞创新研发,于是就没有人仿制B2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B2轰炸机的单位造价超过黄金,全世界仅有21台,维护成本也十分高昂。而且,B2轰炸机之所以这么贵,就是因为其全身都是高科技。特别是其核心技术:强大的雷达、红外线、噪音隐身能力,没有国家可以仿制,所以即便知道B2的生产原理,也无法仿制。
B2号称幽灵轰炸机,其特点就是低的可侦测性。正是由于B2无敌的隐身能力,所以它可以突破很多国家严密的防空网,直接深入国家内部。为何B2的隐身能力这么强?关键就在于B2机身的吸波图层。该涂层可以吸收雷达发出的电磁波,使得雷达完全探测不到B2的存在。而且,B2对于近红外、噪音探测也具有强大抵抗能力。而这些除了发动机技术够硬外,B2的多功能涂层材料才是关键。据说B2每次出去,都需要重新涂层,可谓话费大力气保养。
奈何我们其它技术还勉强凑合,但效率高的吸波涂层材料却无法得到。缺少这种强吸波的涂层材料,那么再怎么研制也不可能做出和B2一样强隐身的能力。所以,未来国家势必要加大在基础科学的扶持,只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问题解决了,才可能研制出来高端武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基本上已经快答吐了。说不能仿制其实是不可能的。
貌似W君已经回答了至少5遍了吧?
首先我们说下B-2的前身机型
很多多人的印象就是B-2之前只有这么一两款飞翼式布局战机。其实并不然,上面这个YB-49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产品了,在之前其实还有YB-35这样的设计:
再往前往后推还能推出很多种飞翼布局飞机的设计。
但飞翼的好处是升力大缺点则是不好控制。
因为缺少了一个长长的机身,导致飞翼布局飞行器纵向安定性不行,飞行员在控制飞机的时候需要耗费额外的精力和体力进行控制。
B-2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实是在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B-2带来了自动的安定控制机构。但要注意的一点,B-2的计算机技术还是上世界80年代的!
在最近几年甚至航空模型的爱好者都可以制作B-2的像真模型了!
这可是将B-2沦落成拉出来没事去飞一圈的玩具了。
这种改变在于什么呢?就是在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之前B-2飞行过程中的难题,现在已经完全解决了。
如果说B-2的难点还有一点就是材料,宽度达到52米的机身在飞行的过程中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安定:
对金属的抗疲劳能力要求就到了极高的地步,但这个问题也并不是中、俄两国不能解决的。
其实阻碍其他国家装备B-2的原因恰恰就只是——没有需求了。
基本上现在没有谁想着像美苏冷战的样子穿透一下对方的防空网了。随着火力圈外武器的发展,其实B-2基本上也就成了绝唱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据《山海经》记载:
阿美利坎有巨鸟焉,无头,其翼长大。飞于云上极高之处,不栖他处,栖息必回巢。人罕能见之。其于空中生卵,入地即生雷,所触尽为灰烬。其名曰“必图”。
说到这里,很多人估计都笑了……
B2轰炸机,作为唯一的隐形战略轰炸机,它的性能没得说。为什么没有被仿制出来,原因无非就如下这么几个:
第一,太贵。
B2轰炸机,单机造价高达24亿美元,这还是当年的24亿美元。作为战略轰炸机,还不太可能只造一架。据资料介绍,美国实际拥有21架,这21架的造价就接近500亿美元了。如果按照现在的造价,可能1000亿美元也“扛不动”。
而如此“不差钱”的国家,全世界又有几个呢?
普大帝:劳资没钱!造不起!过!
狗大户: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过!
估计这款战机,世界上真正有足够军费,想仿一把的国家可能只有一个,是谁大家明白,不可明说……
第二,太尖端。
说实话,毕竟“钱能办到的事都不是事”,就算这一个国家想仿,为什么这么多年仿不出来?
事实上这种东西,就算想仿,科技树也未必点得透。
B2战机,机翼宽度478米,雷达反射截面才0.1平方米,也就真是“一只大鸟”。雷达探测不到,等人眼看到,炸弹就已经掉在头上了。它的航程高达1.2万公里(还没算空中加油),真是远距离奔袭一击必杀……
这句话我说说轻松,但其中的技术含量“你懂的”。
发动机推重比、隐身材料、空气动力学造型……课题一个接一个,绝不是“说说而已”。
我不是军迷,更不是技术人员,这里头哪些能仿制,哪些还不行,不能在这里揣测。再说,就B2上的那些“黑科技”,就算某国真的已经掌握,能仿制了,估计也是涉密话题。这里就不多说了。
记得写过一篇日本的文章,很多人评价日本的马桶盖、电饭煲、汽车发动机、电子元件、精密仪器“展现了这个国家的科技实力”,真正懂科技的人会知道,这些民用产品,根本就不是高科技。日本能把马桶盖、精密机床、电容、摄像头啥的做到“世界第一”,是匠心精神,虽然值得我们学习,但匠心精神是一种态度,并不是高科技的体现。相反日本的宙斯盾舰只是打了个船壳,心神战斗机迟迟飞不起来……这个国家的科技落后可见一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