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学好小学数学?
数学,孩子,家长如何学好小学数学?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小升初,你给她弄好正负数就行了。
这时,你的孩子就是个好孩子啦,他已经有了数学的信心和好的习惯,先恭喜你了,考个好大学不成问题,赶紧收藏吧!只能推荐给你最近的亲戚朋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一些家长来说,如何提高孩子的数学升级,一直以来都是个千古难题,其实学习数学,尤其是小学阶段,根本不困难,那为什么孩子一直学不好呢?
我总结出几个学习数学的禁忌,家长可以看看你中了几招
1、轻视学生的日产口算练习
大家都知道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计算好能够给孩子带来很大帮助。但是在学校里,一二年级的计算简单,计算要求低,导致现在的孩子计算和以前的孩子相比,差了一大截,很多时候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拿了满分,感到很高兴,觉得孩子已经写得特别好了,其实数学能力强不强,在三年级之前是看不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都说三年级是个转折点的原因,因为三年级的计算才是真正地考研到学生的计算能力
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做2分钟的口算,一开始,2分钟只能做完20道口算题,但是之后孩子会越来越快,正确率会越来越高!如果低年级不打好计算的基础,到了四五年级的时候,小数、分数、方程甚至奥数都来了,这个时候更加感觉到数学的难度了!
2、远离奥数,思维就会缺乏锻炼
经常听到家长说,希望孩子锻炼思维,其实所谓的思维,不就是对一些难题或者一些想象的放映过程吗?遇到难题或者困难的时候,懂得去思考,懂得去解围,并且反应快的孩子,我们就说他思维很好,那么所谓的思维是怎么训练的呢?
广大数学系卢建川教授从曾经比数学和奥数的关系:课程内的数学就是每天的饭菜,生存所需,基础奥数就是每周的运动,保证身体健康,竞赛数学是专业的运动,目标视为夺金。其实所谓的奥数并不难,而是方法巧妙,奥数更多的要求你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跳出思维的限制!
3.、不重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自己经常吐槽:学数学有什么用?长大以后又不想当数学家!数学其实是一个非常抽象但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数学的出现,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所以在生活中,各位家长可以尽可能多对孩子提问:结合实际,结合课本,结合生活,让孩子思考,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呢?我这里有几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家长从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能力
这里不仅仅是指生活中数学的运用,而是要超越数学本身,让孩子多读课外书,不拘泥与某个学科,应该广泛涉猎,尤其是客服书,名人传记等等,要让孩子从书中体会到知识的无穷魅力,不断寻找学习的精神动力
家长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数感”
比如,有的孩子在上完一年级之后,还会把加法运算当做减法运算来做,多数有两种可能:意识孩子你叫粗心大意,还有可能是孩子尚未理解加、减的意义,混淆概念造成失误,家长不要因此过多责骂孩子,最好接祖身边的理解给孩子讲解加、减各代表的含义
一般小学一年级学生通过一学期学习训练之后,20以内的加减运算不必再靠手指,可以凭借心算得出答案。但不排除有5%~10%的孩子,由于数感较差,又缺少独立思考的习惯,导致心算能力难过关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能失去信心,首先要跟孩子的数学老师沟通,希望老师在校期间能够给予适当训练,并且及时鼓励。同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爱护自己的数感:带孩子买东西,让孩子帮忙算算该付多少钱,该找多少钱,让其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以及对于生活的影响!
注意,抽象的题目可用特殊例子来找规律
小学数学相对来说难度不是很高,很多家长都会亲自指导孩子学数学。但不少家长也感慨不好教。
举道例题:已知被除数+商×除数=72,求被除数?
家长一般会用推理的方式指导:因为被除数=商×除数,所以原式子=被除数+被除数=72,得出被除数=36。
显然,这样的推导方式在成人看来很容易理解,但对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很抽象。所以建议,家长教这类题目,要“退”到孩子比较好理解的思路,即从具体例子着手,让孩子们从中发现规律。
“因为12÷3=4,所以12+3×4=24;因为18÷2=9,所以18+2×9=36……”几个例子下来,孩子就会发现规律,原来“被除数+商×除数=和”,现在回过头再去解刚才那道例题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记得应用题“去情境化”可以从实物入手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涉及“消元法”的应用题是一个重难点。很多家长抱怨说,孩子知道如何消元,但一旦把问题放到生活的情境里,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如果孩子去情境化的能力比较弱,那不妨从实物开始着手。”
不要怕麻烦,也许通过实物的例子来循循善诱地指导孩子做题很花时间,但是这样孩子理解起来更容易,以后遇到这类应用题就不怕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以趣激学引导学生热爱计算
小学数学计算题都是由计算符号及数字组成的,相对较为枯燥和乏味,只有在兴趣的导引下,学生才会对数学计算产生兴趣,并能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和思考。教师在计算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采用丰富多元的教学手法,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起其学习计算的兴趣和求解欲望,吸引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计算教学中,进而达到快速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例如,笔者在课前导入中,为学生讲解了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学生在惊叹之余,都对计算产生了好奇和跃跃欲试之心,课堂气氛很快便调动了起来。此外,教师也可在利用数学游戏、角色扮演、小组限时口算、自己编计算题等形式,来提升学生对计算的兴趣,使其乐学计算、善学计算。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上一篇:新风系统如何做到节能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