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培养阅读习惯?
习惯,孩子,自己的如何培养阅读习惯?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总结一下我的经历就是。
第一步:看一些你喜欢的小说,哪怕是武侠的,玄幻的都可以(尽量找文字功底好的)
第二步:看一些故事情节吸引人的名著类书籍。
第三步:看一些枯燥的专业类书籍。
第四步:是本书你就能拿过来看的津津有味。
说白了,就是一个培养兴趣的过程,刚开始不要一目十行的看,看的太快没有好处。第一步的书籍,不要看太多,看一辆本就可以啦。后面的可以多看一些,因为最后你一定会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一直看下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很高兴接受你的邀请。我爱读书是因为我的知识浅薄,急需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社交能力以及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表达技巧等等。所以除了在社会活动中学习外还必须在书本中学。
说起学习方法不外乎个人爱好→_→求知欲望→_→求知的重点→_→求知的书籍。改革开放以后重点学习经济学之类的书籍,退休以后重点学习养生保健之类知识。就这些也算是与时俱进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人以为阅读是长大以后的事情,但我认为培养阅读习惯,要从小开始。孩子长到两三岁的时候,他的语言发展特别快,这时就就可以开始了。
当然,那个时候孩子还不具备阅读能力,但是作为妈妈或者是爸爸,可以把孩子抱在膝盖上面读给他听。
我们可以利用晚饭后这段时间和孩子共同阅读,因为这段时间离孩子还远,还没有到,他还很精神,家长们也正好有时间,大家能坐在一起陪着孩子共同阅读,既可以亲密互动,又可以有计划安排孩子的学习习惯,所以晚饭后是黄金阅读时刻。
为了很快让孩子对阅读故事产生兴趣,我们的有必要提前准备一些可读性比较强的,故事性又浓的,适合这个年龄段的一些优秀的作品来读。比如,我的孩子在两三岁这一个阶段的时候,我给他选的内容就是英国那本非常有名的《迪迪的故事》那是一本大人小孩都爱读的故事童话故事,孩子听着听着就被吸引住了,就一直盼望饭后的阅读时光。
读故事给孩子听,我们要坚持到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等他学会拼音以后,可以阅读一些带拼音的小故事,满满地,对阅读故事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不能再满足于听父母读了,我们就要做好给他独立阅读的准备。这时要为他提供一些带拼音的简单的文字故事,给他进行独立阅读。能够独立阅读,他会有一种成就感,也会对阅读产生好感。
有了前面的引导开路,之后你就可以通过介绍和建议,给孩子接触更多深层次的优秀作品。当然,到了中高年段,孩子已经不需要父母陪读了,但有时间的话,我们还应该增加一些和孩子谈论读书方面的感受,分享彼此心得,把读书当成是家庭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让读书成为家庭成员的共同爱好和习惯。我的家人聚在一起时,有两种常态: 有时很热闹,都喜欢分享自己对某文某观点的看法;有时很清净,各看各的书,互不干涉。
我孩子他爸每次出差回来,我和孩子得到的礼物肯定会有书。孩子得了书,那天会非常开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信每个人都知道好习惯的重要性,在强调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的现代社会,好习惯的价值更加凸显。你也许想攒钱、想健身、想看书、想戒烟、想学一门外语或者乐器,却总是半途而废,甚至三分钟热度。
难道是我们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吗?不不不。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的作者认为:要想持之以恒,靠的不是超强的意志力,而是正确的方法。他总结了习惯形成的三大阶段,针对每个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技巧,教我们如何正确高效地养成习惯。
1. 阶段一:反抗期,贵在坚持
首先是第一个阶段:反抗期。反抗期通常会出现在培养新习惯的头一个星期,这个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你会特别想放弃。比如你想每天看半小时书,结果坚持了两天。
具体来说,要想成功度过反抗期,贵在坚持,我们要把握下面三个原则:
第一,每次只培养一个习惯,防止贪多嚼不烂。
第二,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很多人会把一件事计划得特别详尽,可这也给大脑造成很大负担,增加了执行的难度,这么多的细节光是记都记不住,还怎么去坚持呢?因此我们应该抓住重点,把预期的行为尽可能简化。
第三,别太在意结果。虽然想养成习惯的急切之心可以理解,但太过急于求成,很容易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挫败感。
在上面三个原则的基础上,本书还给我们介绍了两个简单实用的小技巧:
首先,制定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就像小宝宝学走路一样。
其次,简单记录你的行动。哪怕只是简单地在日历上打个勾,都能让你的努力变得真实客观。
2. 阶段二:不稳定期,灵活应对最重要
如果说我们在第一阶段定下是婴儿学步似的小目标,那么在这个时期,就往往会提高难度,制定更加复杂、更有挑战性的目标。可是,计划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无法预知的因素可能会干扰我们的计划,因此,这第二个阶段被称为“不稳定期”。
那么,我们如何度过不稳定期呢?有两个字至关重要——“弹性”。我们需要建立灵活的应对机制,才能持续解决各种困难。本书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下面三个对策:
第一,尽可能让行为模式化。也就是说,让你想养成的习惯形成固定的模式,包括固定的时间、地点、做法等等。否则,如果频繁被琐事打断,大脑就很难进入培养习惯的状态,也就很难对它“习以为常”了。
上一篇:饮食对于减肥的影响有多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