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麻辣烫里的虾丸、鱼丸等”假肉“是什么做的?吃了会影响健康吗?
肉丸,淀粉,添加剂麻辣烫里的虾丸、鱼丸等”假肉“是什么做的?吃了会影响健康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麻辣烫和涮火锅常吃的鱼丸、虾丸等“假肉”是什么做的?常吃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网上卖的种类很多,也有那种虾肉鱼肉做的,含量在70%——80%左右,这种就和自己在家手工做的差不多了,但是也会加一些添加剂,但是价位一般偏高。那种便宜的一般是用肉糜,也就是各种肉做成的肉酱,可能品质就很差了,比如鸭肉鸡肉或者牛羊肉猪肉的下脚料做的。里边添加上虾味素和鱼味素,味道和口感都差不度,但是基本没什么营养。再次的就是纯淀粉做的了,剩下的都是添加剂,这种建议别吃,很多添加剂吃进去人体是消化不掉的。如果自己家吃还是建议卖品质好的,可以看包装上的配料表,一般都是按照量的大小排序的,或者自己在家制作其实也不是很麻烦。希望对您有帮助【廊坊生活网—美食是记住一个城市的开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肉丸是以45%以上纯肉加各种辅料及添加剂制作而成,肉含量低于45%的不是真肉丸。购买各种肉丸时应尽量选择预包装产品而非散装,这样就可以看到配料表,清楚自己吃的到底是不是真“肉丸”。“ 肉丸”≠“纯肉”“肉丸”其实并非纯肉,而是由纯肉加辅料做成。国家商务部发布了行业标准《肉丸》SBT 10610-2011,其对肉丸的定义为:以畜肉、禽肉、动物性水产品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水、淀粉等食品辅料、经绞碎、腌制或不腌制、乳化(斩拌或搅拌)、成型、熟制或不熟制、冷却、速冻或不速冻等工艺制成的产品。辅料用来改善口感、降低成本如果买一包预包装的肉丸,其配料表中除了原本应该有的鸡肉、猪肉等,还可能会有猪肥膘、淀粉、大豆蛋白、鸡蛋、奶油、食盐、白糖、复合磷酸盐、味精、香辛料、碳酸氢钠、卡拉胶等字样。为什么会使用这些辅料?这是因为纯肉经过冷冻以后,再加热成熟,整个过程会使得蛋白质变的非常紧实,吃起来发“柴”。所以,即使我们在家做肉菜时,也会使用淀粉或者嫩肉粉来改善口感。做肉丸也是如此,会掺入淀粉等添加剂来改善口感、降低成本。几种常见的辅料及添加剂作用如下:猪肥膘可以提高香味;淀粉、磷酸盐、碳酸氢钠的添加都是为了提高肉丸的持水性,吃起来更加嫩滑;大豆蛋白除增加肉丸的蛋白质含量外,还有遇水膨润的特点,可以把水分和脂肪包裹起来,有利于稳定肉丸的内部结构;盐、卡拉胶:提高肉丸的弹性,盐还有调味的功能;白砂糖添加到肉糜中会生成酸,使得胶原蛋白膨胀松软,更容易入味,煮的时候也会更快成熟。含肉量低于45%不是真“肉丸”标准中按照含肉量对肉丸进行了分级,并且提出了质量要求,具体如下:特级,含肉量≥65%;蛋白质≥12%;淀粉≤6%;优级:含肉量≥55%;蛋白质≥10%;淀粉≤8%;普通级:含肉量≥45%;蛋白质≥8%;淀粉≤10%。按照以上要求,含肉量低于45%的,不能被称为“肉丸”,还不如叫“淀粉丸”、“胶丸”更来的实在。因此,购买时尽量选择预包装产品而非散装,这样就可以看到配料表,清楚自己吃的到底是不是真“肉丸”。脂肪、盐、香精,肉丸中的辅料和添加剂这些肉丸中可能用到的辅料以及添加剂,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吗?淀粉、水、大豆蛋白就是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虽然不是肉,但也属正常的食物,不会对健康造成什么影响;磷酸盐由于含有磷酸,可能会改变钙磷比例而导致钙的丢失;碳酸氢钠呈碱性,会破坏食物中的B族维生素;而肥肉、盐额外的增加了肉丸中的脂肪和盐;香精只是提升味道,对身体无益。优恪tips: 特级肉丸每天进食量尽量不超2两首先,与其他饮食合理搭配。比如肉丸中含有较多淀粉,那么我们就可以减少主食,如果含有较多盐,其他菜品就要少放一些盐;其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减少脂肪吸收;最后,即便是符合国家规定的特级肉丸,每天最好不超过115克,2两左右即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