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一开始就有二十四个还是陆续加入形成的?
节气,二十四,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一开始就有二十四个还是陆续加入形成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那么二十四节气是一开始就存在二十四个节气,还是陆续后加入而形成的二十四个节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十四节气是陆续加入而完善的。
1. 商人可能已经有“二至”概念
二至:冬至、夏至
之所以强调“可能”,因为这一点在学术界尚有争议。
一部分学者认为,当时卜辞中有关于“至日”的记载,还有“日南”“南日”,就是后来《左传》中“日至南”也就是“冬至”的雏形。当然也有一部分学者并不认可。
2. 西周时期已经有“二至”“二分”
二分:春分、秋分
二至和二分,这四个节气对四季作了初步的划分。
《尚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这里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分别对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
这里的“冬日至”和“夏日至”分别对应冬至、夏至。
3. 春秋中叶,加入了“四立”
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左传·僖公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这里的“分”为春分、秋分;“至”为夏至、冬至;“启”为立春、立夏;“闭”为立秋、立冬。
4. 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日趋完善
《吕氏春秋.十二纪》中明确出现“二分二至四立”的8个节气;而《逸周书.时则训》中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排列。
5. 西汉时,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命名,并完整叙述
二十四节气正式完整命名,记录在《淮南子·天文训》中。
公元前104年,《太初历》正式把24节气加进历法中,成为农历的一部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觉得是先有二至二分这四个节气的,因为这四个节气最容易被观测到,然后逐步扩展完善为二十四节气。古人认识到二十四节气,说明他们早就采用阳历了,但那时阳历中的
那个”公历”还没传入中国,祖宗们就不能象公历中那么方便的确定是哪一天交节气,而要算出那一天是几月初几。节气在公历中的日子相对固定在那几天,而在农历中只能做到相对固定在哪个月,交节日在初一到三十都有可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