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类向直立行走进化的动机是什么?
人类,古猿,自己的人类向直立行走进化的动机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人类向直立行走进化的动机是什么?直立行走和爬行究竟孰优孰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个问题。突然一想也对啊。地球上陆地生物这么多,但是几乎都是四肢行走。但是人类却是独树一帜两只脚行走。
按照达尔文的理论,人类最开始是猿生活在,树上,但是由于环境变化,猿类不得不到地面上生活。所以有这些变化,不过是物竞天择,适应环境罢了。
要说人为啥要直立行走,我们可以想想直立行走的好处:
1.视野。
人类在动物中属于脆弱的,攻击力并不强,容易遭受野兽袭击。然而,人类又属于靠眼睛和耳朵来辨别事物的物种。当四肢行走时,眼睛和耳朵的辨识能力容易受到周围障碍物的干扰。导致,很容易被其他野兽袭击。但是,当直立行走时,人类的视野大大的提升,能够有效的辨别远处来袭的野兽,这样也能让人类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现在人类也有这样的习惯,比如当附近出了交通事故啥的,人们围成几圈,里三层外三层,来得晚的人,在外处,也会不自觉的垫脚,试图让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能最大效力的发挥作用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2.创造。当人们可以说是领先于其他动物,进行直立行走时。其他物种四脚着地,二人两只脚也能保持平衡。那么,我们已经解放了自己的前肢。我们可以用双手来创造很多事物。我们才有了摩擦生火,才能有机会,做出各式各样的物品,来进行攻击防御,来方便自己的生活,来让人类生存。来让人类才有了建造。解放双手,简直是让人类起飞了。正因为解放了双手,人类才能不断进行创造,在动手创造中,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如果没有动手,那么你可以想象:两个学生,一个在已有的知识中不断动手创造思考,一个在在已有的知识中,不动手,只进行思考。那么谁能进步快一些。在这里想说说题外话,(中国教育,一味的进行填塞式学习,理论教学,根本不能把现实事物联系起来,学了也像没学,个人意见不喜勿喷。),所以说,解放双手,不仅仅让人类能动手制造,更促进了思考进行创造。
3.探索和采摘以及恐吓。当你在一个黑暗的山洞,伸手不见五指时,你会怎么办。对。你会伸出自己的双手边慢慢移动来摸索墙壁。不可否认,大脑极为重要,正常的认知中,手断了也还可以活,但是脑部受到袭击,多半就GG了。用脚的话能够得到的信息太少,手比脚灵活。所以当人们处于未知的事物中时,人们会伸出手来探索。与之相比,没有解放双手的物种,随时可能走着走着撞着脑袋。大脑受伤这样损失就大了。采摘,很明显,用手可以拿到更高处的食物,就像长颈鹿为啥脖子长。至于恐吓,很多四脚动物感觉到危险都会,直立一段时间来展示自己的凶猛,来吓退敌人,猩猩还有熊等等,我觉得人类当初直立恐吓敌人的次数也不少。
那自然,优胜劣汰是真的。如果没有进化出直立行走,人类估计还在茫茫森林和各种动物搏斗。出于各种生存需求,以及巧合,人类能够直立行走。才有了现在的我们。
这些答案很多人应该都能想到,感觉挺没意思的,还有些可能我也没想到。很想听听更有意思的解释。刷新理解
以上个人观点,可能有错,不喜勿喷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进化都是在几十万年,百万年的时间尺度上完成的,所以根本没有什么主动的“动机”而言。没有任何一代人知道几十万年后,应该进化成什么样子。
自然界,尤其是大型哺乳动物的进化,最重要的原因是要“被动”地适应环境变化,从而获得食物和能量,使自己的种族延续下去。
我们的祖先是生活在非洲茂密森林里的古猿,那里森林繁茂,果实累累。在森林中心生活的古猿悠闲自得。
自2.6Ma年起,全球温度进一步降低,非洲森林植被发生巨大变化,很多森林区变成了稀树草原格局。生活在这里的古猿遇到了生存危机。原先可口的果子不够了,想要移居到森林里边,会遇到原先生活在那里的其它古猿的竞争。
于是,有一类古猿就不得不采取新的策略,来适应这种新的情况。
最早进化站立起来的古猿,其实还很笨拙,根据化石得出他们的走路姿势其实和现今的大猩猩类似,而且还保留着爬树的功能。
站立起来最大的好处就是走路可以节省些能量,这样活动范围就广一些,更容易找到非水果类的替代食物。
自从半站立起来,古猿的身体发生了派生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站立的优势。使得行走更加节省能量。就这一点,对于想靠走路减肥的人来说(比如我自己),是一个不好的消息。辛辛苦苦走一个小时消耗的能量,还不如一小块的巧克力能量多。这在人类早期其实是非常大的进步--节省能量。
站立派生出来的好处有很多:视野开阔、可以长距离捕猎等等。
就后一点,人类进化出汗腺,脱去大量毛发,可以在高温里长距离奔袭,其他哺乳动物则没有这个本领。所以百万年前的古人就靠这个本领(死追)就可以捕捉到大型草食动物。
站立起来以后,阳光照射面积减少,更加适合古人类在炎热的中午活动,这个时间刚好是大型肉食动物休息的时间,大大地减少了被大型食肉动物捕食的概率。
总之,只要古猿一站立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正反馈,身体构造就开始朝着这个方向进化。经过几个百万年,到了直立人时期,其脖子以下的身体构造和目前人类已经很接近。当然面部的差异还是较大。
总结一句,人类站立完全是被动地响应气候变化的结果。经过几个百万年的逐渐演化,形成了我们今天人类的行走方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人类向直立行走进化的动机是什么的话题,我认为,此问题是有问题的问题,不应该用动机来表述。其实,人类能实现直立行走的生存模式,是悠久的祖先自然选择和选择自然随机演化形成的结果,这是高智慧物种优胜生存的一种特殊选择,
上一篇:怎么才能克服选择恐惧症心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