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初高中老师只抓排名靠前的学生,忽视靠后的学生,这种做法对吗?
老师,学生,成绩初高中老师只抓排名靠前的学生,忽视靠后的学生,这种做法对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初高中老师只抓排名靠前的学生,忽视靠后的学生,这种做法对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唉!
都在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
这些话政治正确,屁用没有!
我给你说句真话吧!
这种主抓优生的现象,非常正常,而且也是学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个人意志起不了太大作用。
因为学校教育除了传业解惑,还有分层淘汰的使命。他不可能把所有孩子都送进下一级学校,不可能把所有孩子都送进最好的大学。
所以,老师的工作一定是需要有重点的,优生、踩线生机会最大,所以首先要保证这些孩子不出问题。
至于成绩靠后的学生,就需要其本人和家长自己加强了,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老师肯定不会放弃,但是绝对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在你身上。
因为老师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他的目的是送更多同学进好学校,而不是只送你一个。
如果因为挽救你一个,而耽误了好几个,这个老师一定是个坏老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初高中老师只抓排名靠前的学生,这句话我觉得有问题。怎样来定义老师只抓排名靠前的孩子这句话呢?。课老师一样的上。没听见哪个老师额外给优等生上课的。座位吗?我相信,爱学习的孩子,不管坐哪里都会认真学的吧。到了初高中,基本的自律性会有。
我身边的老师,我觉得只要你愿意学,老师都会管的。当然,如果学生太差,老师不会为了迁就你的基础,而让成绩好的孩子来等你。这对于优秀学生是不公平的。正常的班级,老师努力适应大部分学生,不可能去适应每一个学生。而学生真的要学着去适应自己的老师。有的孩子对某位老师有情绪,不认真学这门课,这是不对的。你要么转班,要么改变自己,否则最终受影响的是自己。
每个班都有逆袭的黑马。这些黑马,是努力在学,努力在适应自己所在的班级,针对自己的情况,额外的进行查漏补缺。只能说绝大多数靠后的学生是自己不坚持学,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去玩吧。实际上,成绩不好的孩子,应该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的方式,方法上有问题。这些,是学生家长帮助学生自己来克服的。老师最多只能提醒你。在者,小学老师捞了六年都捞不起来,你能指望初高中老师怎么捞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除了专家陈鹤琴,孔子才教三千七十二。
班级授课制,学生排名靠后,既不是老师给他们讲的少,也不是老师让他们练的少,更不是老师给他们批改的少。
学生排名靠后,真正原因除了智力水平个体差异以外,他们晚上玩手机,上课打盹儿听得少,课下作业偷懒练的少,不交作业老师无奈批改得少。
学渣的表现是自己偷懒和任性,根源在从小家庭教育缺失,没有培养成规矩意识和自觉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的目的是选拔人才,学渣就是学渣,抓了也是浪费时间,这就是事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注定不对。但这是现实。
抓排名靠前的学生,对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有利,想当名师,仰仗的不就是学生成绩吗?排名靠后的学生能有什么助攻?
再说,排名靠后的学生为什么排名靠后,首先是自己学生没动力,成绩提高不上去,让他学点东西,费心又费力,吃力不讨好。
说句扎心的话,学习就是淘汰,考试就是分层,一个班级,都是优秀,也有第一到倒数第一的排列。都优秀,就会内卷,因为社会需要的终究有限。
听了这话,心理受打击了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话说的太简单武断了。实际上,高中三年,老师抓的对象是不断变化并且逐步集中的。刚上高一的时候,老师是面向全体的,每个学生都不放弃。但是,学习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学生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慢慢的,老师的目标就会有所集中,尤其是到了高三。
高考,本质上是对学生的筛选,是一场学生之间的竞争。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到了高三,还把主要精力放在排名靠后学生身上,就会耽误很有前途的学生。不客气的说,对于国家来说,就是失职。
所以,老师的精力肯定会集中在尖子生和压线生身上,以帮助尖子生考上更好的学校,压线生能顺利考上大学。
上一篇:随着俄军宣布,放弃赫尔松城区,乌克兰是否有机会跨越第聂伯河,兵临克里米亚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