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都说易经是群经之首,你是否曾试图想花精力去研究易经?
易经,周易,道德经为什么都说易经是群经之首,你是否曾试图想花精力去研究易经?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都说易经是群经之首,你是否曾试图想花精力去研究易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易经了解一下就行了,没必要花精力去研究。理由有三:第一,易经的语言似是而非,好多“易学大师”都自相矛盾,彻底搞清楚很难。第二、易经是古人的经验总结,六十四卦也不能揭示万事万物的规律。事物的发展也不都是周而复始的发展,有些事物消失了就是消失了,“复始”不了。第三,易经是一种思考方法,既阴阳的对立统一、周而复始的变化。我们知道基本原理就行了,沒必要花精力去研究,因为你再研究也研究不出什么东西了,“研究”易经的唯一好处就是可以在别人面前炫耀。有这精力,还是多研究科学技术,造出芯片,不要再被卡脖子了。如果没有研究科学的天赋,那就学一门手艺也好,就不要去研究易经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易经》和《毛泽东选集》对我来说就是人生格言,在我困惑的时候会去查阅这两本书上说的话,对我特别有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哲学最大的不同之处,西方哲学是纯研究学,跟大众没有直接关系。而中国学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来启迪大众的人生的好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从来都是综合学识,而不是单一学识。
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是我们最宝贵的非遗!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啊!
我们可以学西方的技术,但是绝不要全盘西化!不要用同国际接轨来诱惑我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研究《易经》不可能出成果的,原因是其篇幅太短,各个字在书中出现的次数太少,无法形成关系链,导致每个字的字义的内涵和外延无法确定。这导致不同的人,因为因对各个字理解不同而语句的语义不同,各说各话。
谁研究《易经》,谁就在浪费生命,而且还使得自己在别人眼里成为一个神神叨叨的人,招人鄙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易经是天人之学,根与天文,应用与人物自然。我只能讲先天八卦是圆的分化……。本人不善表达,手拙写字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悟空之邀!
群经之首?
呵呵…
此说,不过是儒家所立的牌坊,却被后世以讹传讹的歪打正着了。
《易经》者,挂羊头卖狗肉耳!
寡人从来就没有你那么大的气魄,不敢称研究!只不过是在对《易经》及《周易》学的认识上沉淀了八年,做了八年的基本功与基础,直到现在仍乐此不彼。并且,在惯看秋月春风中,自诩为《周易》成著二千八百年以来,天下唯一的一个知《易》者。
呵呵呵…
《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却绝对不是《易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易经,洛书,道德经,都是有相当的‘形而上’的意义的。也是只需少数‘专攻’者研讨的。一般人,只需稍知其有就可。余个人,仅对‘道德经’,有所一时反复咀嚼而已。至于‘易经’也仅是一般性了解。对于其‘卜卦’的功用,既不能‘肯之’亦不能‘否之’……另一方面,我们最应重视,最应普及,最应掌握的,应是‘诗经’‘书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做任何学问的目的,要么是能增长自己的智慧,要么是能增长别人的智慧,除此之外,如果仅仅是个人兴趣,也无不可。对于《易经》也应该是如此。因此,在研究《易经》之前,首先要想清楚的问题就是自己为什么去研究《易经》?
其次,《易经》虽然是群经之首,但由于离现在太过久远,好比人传口信,两个人之间,十个人之间,一百个人之间传递口信,最后留下的原始信息究竟有多少,是个大问题。这也是《易经》研究的著作虽然汗牛充栋,但一代一代投身其中的人仍然前赴后继的原因,就是谁都觉得前人的说法有问题,但越在其后的研究者其实离《易经》的时代也越远,能研究清楚而能超越前人的地方也就越少。当然,现在有利的条件也有,那就是很多考古发现为《易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但非专业人员往往陷于“结论先行”的桎梏之中,以为自己有所创建,其实基础就不扎实。
上一篇:宇宙中可以生存的星球是不是都存在着人类,又存在着什么样的文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