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求助补全道德经第十五章?
圣人,道德经,他的求助补全道德经第十五章?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道德经对道的描述方法有一下几种:
第一,模糊概述。第二,利用阴阳互补。第三,利用五行相生相克。第四,利用七情,来表述道的运行。第五,利用六欲,也是表述道的运行。
道德经第十五章,就是第四种。本人没本事补全,求高人指教!原文如下:
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
犹兮其若冬涉川;飘兮其若畏四海;异兮其若客;浼兮其若凌泽;得兮其若幄春;;若浴。
浊而情之余清,轻而重之余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是以能功隋身芮。
要求:上文排比应该有七句,分别代表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以七情循环,代表道的运行。本人稍微根据甲本修复了一点点,仅供参考。最重要的是,后两句补全不了。
求助,请帮忙补全后两句!如果前面的五句,也能够修缮,就更好了!不过,请注意,后面两句,意思要表达怒和惊的意思,请不要拿所谓的现有版本糊弄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经》第十五章,不是讲大道的特征,而是讲修道者的心态神情,由未入静到静,由浅入深,由混浊到天眼清亮的过程。可以讲,该章就是讲开天眼的过程的。全文如下:
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与若冬涉水,猷若畏四邻,庄严若客,涣苦凌释,沌若朴,湷若浊,旷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故能弊而新成。
本人注本之经文,以帛甲为兰本,对照了竹简,王本,敦煌藏经洞多种藏本等。供校注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经第十五为道
古之善为士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知。
夫唯不可知,
故强为之容:
与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
故能蔽不新成。
释文:
士:河上公本作道字。
容:仪容,形状。
与兮:犹豫不决的意思,
犹兮:与上与兮同义。
俨:音偃,恭敬庄重的样子。
敦:厚道,朴:凡器末雕琢为扑,老子对扑这个字有特殊涵意,有道的意思,有道者之象。
能蔽不新成:蔽为敞的假借字,陈旧的意思,不,可能是,而字错字。古代不与而形很相近。
古之得道圣人,他们志向玄妙,体内道气与虚空相通,内观返视,终日如愚,不知道他有什么特长。
他们道德深厚,不可识,不可知。被褐怀玉,外现愚顽。
深藏不露一般人无法了解他们的深远志向。
正因为这样,如果一定要描述古之得道圣人的话,也只能勉强形容而己。
古之得道圣人处事小心谨慎,象豫一样,冬天行走过河,河水冰封,走在上面战战兢兢,唯恐怕发生意外。
修道之人在修道过程中也必须持此心态。
古之得道圣人,他的神态象居强邻之中,时刻警惕,有些象犹啊,以机敏谨慎地态度诀择修炼环境。
古之得道圣人,他的仪容端庄俨然如做宾客,非常恭敬地对待万物,甘居客位,而不自持为主。
古之得道圣人,他的表情宛如春风,吹融冰冻河流。无私大舍,行财布施、法布施,如同冰在水中,随着溫度的升高自然消融,而润泽万物。使其自生自灭,不加干涉。
古之得道圣人,他厚道象末经雕琢的本质,扑实无华,处理世事时,守住先天道朴之中,守一不二,不落后天阴阳中,所持守和运用是至简至易,自然无为。
古之得道圣人,
他的气量象江河大海,无所不容。能知晓阴阳生化原理,洞查根本,抱道守德,和光同尘,似浊非浊,浊中用清,以德为用。
古之得道圣人,他胸怀象空旷山谷,能容万物。
性命处于天人合一状态,心能容纳万物,无比光明开阔,常居道扑之中,使先天一气充实于身。
谁能使身中浊气终止,入静使之慢慢地化为清气?
谁能使静极即久的身体,使之慢慢地变得有生机?
只有那些得道的圣人才能做到。
正因为他不欲盈满,看似保守,但却能取得新的成就。
得道之圣人,内若昭昭,外若愚顽,和气内充,不自炫耀。而盛德光明,自然发露于外而不可掩。
这一章是老子对古之得道圣人的描述和赞美,因为道是玄妙精深地,口不可说,书不可传。
所以得道圣人也是玄妙精深地,无法描述的。
老子迫不得已用了七个形容词来描述古之得道圣人,从七个方面对得道圣人的精神风貌,人格特征加以赞美。
老子最后用二个反问做了总结:
只有得道圣人才能以静的功夫使污浊变为清净,
以动的功夫使身体获得生机。
静与动是修道两大功夫,也是促进人体性命生生不息的两大动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解读《道德经》原则:尽量贴近原著,能简不能繁。尽量保留原话。现将第十五章作如下解读:
古之善为道者,内心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正因为深不可识,所从努力形容它。
闲逸谨慎啊如初冬过冰川,犹豫啊,如担心四邻的干挠,庄严啊如虔诚的客人,涣散杂念啊如冰之将释,敦厚啊如朴实,心胸宽阔啊如虚怀若谷,浑朴啊若混沌,淡然啊如海,大风飘行啊,若无止境。
谁能将混沌止住呢?把心静下来就慢慢澄清了。什么方法能保持安静长久呢?静后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会骄傲。正因为不会骄傲,所以能抛弃陈旧获得更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