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韩非子为什么会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韩非子,法家,儒家韩非子为什么会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韩非子为什么会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韩非子是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李斯与他同在秦为官,李斯很赞成他的见解,却又害死了他,韩非子不赞成儒家的做作法,认为儒家思想会扰乱国家法律,不如用法律治国普单明了,依法办事。又识为俠义之人虽然主持主义,有时也能好心办坏事,干扰法律的正常进行,也主张不採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此公目光如炬,且一针见血,说得非常精辟!
文化人,总是崇尚特立独行,许多惊世骇俗的言论、观点,常常与当权者的思维相背离,所以,强权非常讨厌硬骨头的文化人!
而所谓的“侠”,通常都是一群不安分的人,他们的“血性”与“彪悍”,一旦社会不公所点燃,就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引发灾难或变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韩非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一贯主张以严刑酷法治国安邦。他反对儒家实行仁政的教化、反对行侠仗义的武士以见义勇为的口号干扰破坏法律的实施,所以,才提出了以上的论点。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社会发展到今天,法律越来越完善和健全,我们需要在执法的同时也向老百姓进行普法教育,我们既提倡见义智为也要避免防卫过当。总之,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借口触犯法律的底线。都要维护法律的公正性,严肃性。老虎苍蝇一齐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韩公观点有失偏颇!儒虽擅文,但未必乱法!侠虽精武,也未必犯禁!关键是这个“法”是否给了儒合理的生存空间!这个“禁”是否违背了天道人伦!儒之大者,教化十方!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话说的对,儒违法都是因为文章违禁,侠违法都是用武不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韩非子在《五蠹》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即: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但这句话最初的含义和后来的衍生义有些差别,中间出现过流变。
《韩非子》:用来讲述君王治国的道理
韩非子虽然也认为“儒”和“侠”这两伙人是社会上的隐患,但真正造成这样隐患的是君王而不是它们本身。
当然,这里说的“儒”不仅仅是儒家,而是文人。在当时还没有独尊儒术,所以在韩非子等法家人士看来,儒家、名家、道家、阴阳家、纵横家等等只是凭借思想和口舌争利的人都算“儒”,这和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一个道理。
而这里的“侠”也不是后来的侠客,而是一些喜欢争勇斗狠的散客,比如一些权臣手下养活的门客、死士等等,甚至是一些身体强壮但头脑简单的粗人,比如经常为了利益打群架的农夫们。
韩非子认为,这些人之所以能对社会造成危害,重点不在于它们存在本身,而是君王的纵容,屈法申恩,导致了歪风邪气。
韩非子用鲁国和楚国两个国家对于违法乱纪事情不同的处置方式进行了对比论证。
说鲁国有个士兵随同国君作战,每次都当“逃兵”,不去拼命,理由是自己家里有老父需要赡养,如果自己战死了,那老父就没人养活了。孔子认为这个人很懂“孝道”,于是对其进行赞赏。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遵循了孝道,但背叛了忠义,违反了律法,导致鲁国形成了软弱的风气。
而楚国有一位严明公正的令尹,他的父亲偷羊被抓,令尹按照律令处死了其父亲。
这样做的结果是,令尹忠于君王,维护了律法,但违背了孝道。可这样的行为却使得楚国上下奸佞震惧,歪风邪气不敢滋生。
韩非子用这两个事迹来说明,治理国家和其他的事情有差别,很多事情都不能从源头进行整治,那么就需要掐断其传播的过程。
这是君王的责任。
所以,韩非子说,“儒”之所以能乱法,“侠”之所以能犯禁,不是因为他们本身有这样的特性,而是君王给了他们放纵的机会。
明明律法规定,“乱法”者要被惩处,“犯禁”者要被制裁,但实际上作为人主,礼敬“乱法”之儒,蓄养“犯禁”之侠,这样一来国家上下离心,怎么可能会稳定呢?
上一篇:不为钱而发愁的生活是有多舒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