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能做到“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身体,天下,宠辱若惊如何能做到“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能做到“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的“及吾无身,又有何患”是什么意思?
原文: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翻译:我有了身体,就有了生老病死,就有了宠辱,如果我没有了身体,我还有什么忧患呢?
注释: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十三章》
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其实,我有大患在有我身,反过来就是,我有大利也在有我身。
“利”之于“患”的转化完全取决于对“我身”的定位。
若我们觉得除了我身,已经一无所有,我又有何惧?
拥有“穷人”底色的人得到任何东西都意味着他比以前更富有。毕竟“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下”只是开始的起点而已。这不是宣扬自欺欺人,而是说明一种心态。
心态需要时常调节,调节需要智慧化解困惑。老子为我们开了个方便之门。
者,为吾有身。
对我来说,最大的祸患就是我拥有自己的身体。
整篇文章解析:这一章讲的是人的尊严问题。老子强调"贵身"的思想,论述了宠辱对人身的危害。老子认为,一个理想的治者,首要在于"贵身",不胡作妄为。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也就可使人们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责委任于他,让他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在上一章里,老子说到"为腹不为目"的"圣人",能够"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才可以担负天下重任。此章接着说"宠辱若惊"。在他看来,得宠者以得宠为殊荣,为了不致失去殊荣,便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他认为,"宠"和"辱"对于人的尊严之挫伤,并没有两样,受辱固然损伤了自尊,受宠何尝不损害人自身的人格尊严呢?得宠者总觉得受宠是一份意外的殊荣,便担心失去,因而人格尊严无形地受到损害。如果一个人未经受任何辱与宠,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是老子《道德经》
原文: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翻译:我有了身体,就有了生老病死,就有了宠辱,如果我没有了身体,我还有什么忧患呢?
人们思维的形成后,他知道自己,有意识地开始充分注意你的身体。当人们认为身体作为世界一流的重要的事情后,以确保安全的身体的”地位,金钱,名声,它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乍一看很合理,但是真的没有问题吗?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地位、名誉、金钱”为目标,经常非正式的无私,愿意牺牲一切,和死亡。这不是偏离了初衷的人?为了生活质量和抛弃,甚至是生命,这样的人,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活。所以人们应该如何思考有关身体的伟大的事情吗?老子说,如果你的不幸,是昂贵的,如果身体,如果丢失。你必须面对,和伟大的不幸就像孪生兄弟。给你的,所以不要在身体沉重,因为心脏的祸害。
伟大的不幸是痛苦,是一个非美好的心境,是一个非德的状态。老子的哲学心情好不好是非常重要的。他教人们转向认为如果我们没有身体,我有患吗?是把有身转成无身去考虑,所以不用担心。所以人很明显,如何没有一个身体,这不是自欺欺人了吗?老子是教我们如何做,真的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世界上,教我们身体是天下,这样您就可以实现无身。所以,管理整个天下也就是管理和照顾好我们的身体。世界上有什么? 王、官、百姓。那么身体的王、官、百姓,是谁呢??当然,某种程度上就是道、思想,和德与非德,只要注意和管理号身体的道,思想,和德和非德,管理我们的身体,就像可以像把身体托附在世界上。
“天下昌,则身体昌。爱以自己的身体当成是天下,若是可以托附身体于天下。"身体好比是天下",这是老子说的。,人们的注意力从身体,关注到思想、道、德和非德。人们的王不再是帝王而是道,人的官官思维,人百姓是德和非德。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心灵不再痛苦,痛苦会损害我们的身体。
宠辱若惊,是宠和辱若惊,此句是帮助我们读懂贵大患若身,这是排比句,也就是贵和大患若身。贵:是指人在身体内找到的重要部位,称为贵,这个行为是出于人对于身体的忧患意识。贵和大患是同生的,如宠和辱一样是同生的。
道是照顾我们身体的,是左右身体行为和变化的,是最适宜的指示,是令人的思维以最正当的方式爱自己身体的天然力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的,“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本意为如果我没有了自己的身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
其实老子这里的无身,说简单一点,就是忘我精神,如果你没有这种精神,总想到自已的身体,就会有“宠辱若惊”的感觉,做起事来思前想后,畏首畏尾,如果我“无身”我就没什么顾及了,这就是老子所说的视身若患的观点。接着老子在后面写道:‘故贵以身为天下,若于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在这里是告诉人们,如果谁尊尚视身若患的态度来对待天下,天下重担就可让他担负起来。而视身若患的人,必然无身,无身者无我也,无私矣,无畏也,如此则司以天下寄托之。′
老子的“无身”是为民献身,他还在另一章里说过:“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里我认为老子所说的“后其身”是指在荣誉的面前,在利益的面前,而后其身,就好比把荣誉和利益让给别人,结果人民反会爱戴你,把你推到前面。外其身是指在困难时期,在拼博时刻,把自己置之度外,结果大家都会在你的带动下,取得胜利,不但保住了生命,还取得了胜利的成果。这就是:“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的哲理所在。
上一篇:水倒进了笔记本电脑键盘上,然后滋滋响,黑屏了,这电脑还有救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