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孙权杀关羽时,为何没人求情?难道东吴就没有一个有眼光的人?
关羽,东吴,孙权孙权杀关羽时,为何没人求情?难道东吴就没有一个有眼光的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孙权为何杀关羽?
关羽这样的个性注定他迟早被杀。即使孙权不杀,落到别人手里也会被杀。
在三国演义里对关羽这个人的描写是很丰满的。首先为人称道的是他的忠义。其次是他的武功绝伦,一口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万人不敌。\"先进事迹〃:干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江东。斩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
但关羽的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自视甚高。天下除去刘备他最大。当孙权派人提亲时,竟说出\"虎子安能娶犬女〃,听到此话,别说孙权,就是一般人也会勃然大怒。对待老将黄忠,说羞于老兵为伍。何况当初与黄忠交手时,如果黄忠放的不是空箭,关羽早死了,表明黄忠武艺并不在他之下。说起猛将马超也是表示不屑。正是这种心态,导致他中了东吴陆逊之计,丢失荆州。刘封和孟达正是因为关羽平时对他们的态度,才不肯出兵相救,坐视关羽被擒。
二是缺乏大局观。联吴拒曹这是蜀国的基本国策,但关羽对东吴采取的是敌对态度。后来蜀国力量的削弱与关羽有直接的关系。
孙权杀关羽。一是泄愤,当年提亲遭羞辱,报羞辱之恨。二是绝后患,如果放关羽回去,关羽必然会领兵前来报夏,既得的荊州又要面临反复争夺,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说不定刚到手的荆州又要失去。三是向蜀国示威,既然你刘备不还荆州,我就打给你看,关羽也敢杀,以证明我江东不是好欺负的,江东也是有能人的。
曾国藩说过:凡世人有才致败的,皆一个\"傲〃字。关羽正是目空一切才导致兵收身亡。
在三国演义里人才辈出,就武将而言,吕布,赵云,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许诸、典韦等等,谋士而言,有周瑜丶诸葛亮、郭嘉、荀彧丶司马家族等等一大批能人,谁都不是吃素的。
俗话说,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比古喻今,处在今天这个时代,领域宽广,你即使是某一学科学者也没资格去看不起别人。
谦虚使人进步这是永不破的真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目光短浅的是刘备。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刘备关羽背信弃义,偷偷攻打益州,刘备负责打益州,关羽守住荆州不让东吴过去益州。而去益州的必经之路就是东吴借给刘备的南郡,孙权大骂刘备是狡猾的敌人。
《三国志•鲁肃传》
先是,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权以咨备,备内欲自规,仍伪报曰:「备与璋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竦惧,非所敢闻,原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於山林。」后备西图璋,留关羽守,权曰:「猾虏乃敢挟诈!」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进取。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
借荆州后孙权觉得周瑜和甘宁的计谋可以就派人,刘备知道了拦下来和孙权说,刘璋是我宗亲兄弟,有什么对不起你的我替他赔罪,你要打刘璋我就归隐山林。
孙权真信刘备是宗亲兄弟情深,刘璋也认为刘备也是兄弟情深,就招刘备入蜀。
刘备一入蜀就原形毕露,这边打刘璋,那边让关羽防守东吴。
孙权气的大骂刘备是狡猾的敌人竟然敢用奸计。
关羽鲁肃都怀疑对方会打过来,双方地盘也交错在一起,经常发生小规模战争,鲁肃知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化解双方矛盾,但要刘备定益州后,用长沙桂阳零陵三郡作为背信弃义的补偿。
刘备打下益州就想赖账,鲁肃一怒之下让孙权发兵攻打三郡,吕蒙立马带人攻打,并写信给三郡太守,长沙桂阳两郡鄙视刘备等人,表示归附东吴服从安排。两郡少数不服的人被吕蒙打下,在打零陵郡。而关羽带着三万人只能躲在公安县不敢动弹。
刘备知道后立马带五万人支援,让关羽三万去益阳,鲁肃听闻带领一万去益阳强制关羽,关羽期间不敢硬拼,想要偷袭鲁肃,结果被甘宁一声咳嗽吓跑了。等刘备五万来时,吕蒙已经打下零陵郡。
曹操突然窜出来拿下汉中,要攻打益州,刘备赶忙和孙权求和,双方协议后刘备要再借零陵郡给他助守荆州。孙权也就同意了湘水为界,南郡零陵郡暂时借给刘备。
于是刘备出兵汉中,孙权出兵合肥,关羽借机出兵襄樊。
孙权就提出和关羽联姻,关羽大骂孙权。吕蒙听说后,打什么合肥,先弄死关羽再说,孙权一想好你去安排。
转过头孙权就把吕蒙计划给了曹操,曹操得知后孙权想让关羽出动全军打襄樊,就把计划书给了关羽,希望关羽撤军。但关羽不理会曹操无奈只能派合肥张辽支援,孙权人在合肥,想打谁就打谁。
但水淹七军之后,关羽缺粮了。关羽再次背盟偷袭孙权湘关粮草。孙权气的放弃合肥攻打蜀贼,关羽连续两次背盟孙权当然要杀掉他。这种不守信的人就该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时期,关羽因为一时大意,被东吴偷袭失败被擒,以东吴与蜀汉的关系,他们之间至少也是个盟友关系,而荆州也只是让刘备借用而已,现在只是物归原主,理论上可以不杀关羽的,为何最终一定要将关羽置于死地呢?难道东吴只剩目光短浅之辈?
其实这件事我们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毕竟关羽属于正面形象,所以大家就会对关羽有更多的好感,再加上东吴此次又是偷袭,于理不合,大众的舆论就偏向了关羽。
实际上东吴在斩关羽这件事上也相当的纠结,在关羽失败之前,水淹七军直接将自己的声望推到了顶点,再加上关羽并非无能之辈。
虽说东吴拿回荆州是正常的借贷关系,可问题是蜀汉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荆州还给对方,于是问题就开始变得严重了。
首先从东吴对关羽出兵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盟友关系就已经破裂了,除非东吴把荆州还给刘备,不然的话这个节是永远打不开了。
东吴为了这次荆州的事情不知道谋划了多久,现在终于把荆后重新夺回,怎么可能轻易拱手让人呢?
再说了荆州的战略位置对于蜀汉很重要,同样对于东吴更重要,这块肥肉只要吃到肚子里,谁也不会吐出来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