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劳动合同没有到期,单位主动提出终止劳动合同,属于违反劳动法吗?
劳动者,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没有到期,单位主动提出终止劳动合同,属于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计算封顶。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的,用人单位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解读5:赔偿金的计算。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依照《劳动合同法》的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解读6:违法解除的情形。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用人单位违反本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在法律明确规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即(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四)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为了保障处于特定情形下劳动者的权益,本法规定用人单位在上述情形下,不得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就应当按照本条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没有遵守法定的程序。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被证明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否则就应当按照本条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步:根据第三步中6个解读,分析终止劳动合同的具体情形,判断是否属于违法解除。
1.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赔偿金详见第三步中的解读5)。
2.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详见第三步中的解读4和解读5,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不知道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如果觉得有用,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哦。
我是人事通,您身边的人事小助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属于单位违法,赔偿员工损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劳动合同期内,单位单方面解除合同,秋雨违法解除,应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若单位没有提前30天通知,还应支付一个月工资。
赔偿金的计算半年内按半个月计算,满半年按照一个月计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属于单方面违约,违反了劳动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用人单位如果用签订劳动合同但是不给劳动者一份这种方式,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员工以未签劳动合同为由要求双倍工资。尽管最终结果是员工败诉(单位可以拿出合同),但劳动部门会责令单位给一份至员工,同时劳动行政部门可能会因此开出罚单。.
2、员工以劳动合同签订后没有将员工应得的一份给到员工为由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会开出罚单。
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八十一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