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项羽擅长以少胜多3万兵胜刘邦56万,为何垓下10万兵却输了?
项羽,刘邦,汉军项羽擅长以少胜多3万兵胜刘邦56万,为何垓下10万兵却输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此时的项羽已经料想到自己不能够脱身了,于是就跟率领的部下说,从我领兵之日起到如今,已经有八年的时间了,这中间经历了大小70余场杖,但凡是跟我交过手的敌人都被我打败了,而今天我被困在这个地方,并不是说我不会打仗了,而是因为天要亡我了。
项羽从江东,率了8000子弟过江,再返回时只剩下26人,到了乌江边,亭长曾经劝过项羽,将这个26人留下,独自过江,这应该是当时能够保全项羽性命最合理正确的建议。
但是项羽但骨子里却有一种江东男儿的血性,他宁愿和26名江东子弟,战死在乌江边,也不愿意溃逃回江东,面见家乡的父老乡亲。项羽的战马,追随项羽南征北战,直到临死之际,项羽因为不舍得将马杀死,于是转送给了乌江亭长,自己下马与汉军交战,接连斩杀汉军百余人,自己身上受了大大小小十几处伤口。
此时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吕马童也在与项羽交战人员之列当中,他曾经是项羽帐下的将军。而今两人相见,项羽兵败走到末路,见到吕马童,长叹一声说:“既然已经遇到了故人,那我今日就将头颅赠送你,让你去领功了去吧。”说完项羽自刎而死,吕马童拿项羽的头颅,刘邦封他为中水候。
就这样,一位血骨铮铮的英雄,最终在残酷的战争中以悲剧收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项羽打了一辈子的胜仗,唯一的一场败仗却将自己推入万丈深渊;而刘邦打了一辈子败仗,最后却赢得了江山。这种讽刺意味十足的话语却在历史上真实上演!
公元前203年八月,项羽和刘邦约定以鸿沟为界,二分天下,不管是项羽求着刘邦议和还是刘邦主动向项羽求和那都不重要了。
合约既已达成,项羽领十万楚军饮马东撤。张良和陈平却在刘邦拔营启程之际吹起了耳边风:“汉王您已有天下大半,且诸侯纷纷归附,而项羽这小子此刻兵少粮尽,如若不趁机剿灭,怕再也没有机会了。
张陈二人的话点醒了刘邦,刚刚在合约上按下手印的刘邦反悔了,他断然撕毁了合约,引兵东追项羽。 10月中旬,刘邦率主力追击项羽到固陵,两军遭遇,面对刘邦的背信弃义,本就一腔怒火的项羽又一次把刘邦的军队打的落花流水,刘邦不得已只好挖堑筑壁转入防守。
此时,又是张良向刘邦建议可封韩信为齐王,彭越为梁王,让他们速来增援。
这招确实终有效,在受到册封之后,韩信率精兵数万出齐地,攻彭城、挺苏北、占豫东,直插到项羽的背后,与刘邦一起对项羽形成夹击之势。
与此同时,彭越、英布、刘贾从东、北、南三个方向参与进来,五路大军在垓下对项羽形成包围态势。 此时刘邦军50万,项羽军10万。
按理说,对于项羽来说以少胜多向来是他的拿手好戏,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军,他自然也是毫不畏惧。但是,偏偏这个时候,刘邦聪明了起来。
刘邦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领兵打仗的确不是一块好料,在权衡利弊并又一次咨询了张良之后,他毅然把军事指挥大权全权交给了韩信。 此时,事情很明了了,被五路大军围困于垓下的项羽即将展开与对方的大决战,而对方的指挥者却已不是自己的老对手刘邦,而是百战百胜的韩信。
结果在这个时候已经注定,数倍于项羽的兵力,且天时、地利、人和占尽的韩信,如果还不能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那么,韩信也就不是韩信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奇趣张老板。打仗拼的是粮食和体力。攻打彭城时,项羽人马充沛,有干劲。而刘邦的,项羽都快打的门上了,还沉醉于梦乡里,怎么不输。垓下之战,韩信采用十面埋伏战略,打的项羽兵马精疲力尽,最后还利用攻心计,唱楚国歌曲,以动摇楚人思念家乡,此一劫,战士基本无斗志所以必输。3万人士气高涨,胜过50万人,50万人,无心打仗,战斗力还不如小孩。怎么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丧失人心,四面楚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项羽英雄也历史上唯一的霸王,武力值第一,智商:太感情用事,要不鸿门宴就改写历史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曾做过回答,垓下之战项羽不能赢的主要原因是他失去了与后方大本营的联系,军中缺粮,缺粮的原因是他被包围了,而在军事态势上他也处在了不利位置,所有的行动都在对方的监控下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只能是硬拼,可硬拼他的实力没有对方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