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项羽擅长以少胜多3万兵胜刘邦56万,为何垓下10万兵却输了?
项羽,刘邦,汉军项羽擅长以少胜多3万兵胜刘邦56万,为何垓下10万兵却输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垓下之战,项羽碰到的是步步为营的韩信,阴谋诡计大把,项羽的勇猛根本无从发挥;如同长竹子入窄巷,施展不开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几次不能突破,项羽也就没锐气了!
分享知识,手留余香!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喜欢的点个“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朝末年,以陈胜吴广起义为开端,各地郡县纷纷响应,以图推翻秦朝的统治。按理来说,凭借着秦朝强大的军队,起义军的获胜几率很渺茫,可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秦朝四十万主力被数万起义军击溃,秦朝也因此灭亡。
而击溃秦军主力的人就是项羽,那场决定双方胜负的战斗则被称为“巨鹿之战”。
事实上,这不是项羽第一次以少胜多,彭城之战中,刘邦号称56万大军,却被项羽用数万楚军击败。
从这两场战斗其实就能看出,项羽似乎十分擅长以少胜多的。
可是,在关乎其命运的垓下之战中,项羽拥兵十万,为何却打不过60万的刘邦联军呢?
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的胜利,和敌人状态不好有关
韩信和项羽,虽都擅长以少胜多,但侧重又有所不同。韩信擅长攻心,就是通过击溃敌人的心理防线来达到自己以少胜多的目的,而项羽则擅长以力破敌,一夫当关万夫莫敌是对项羽最好的描述。
不过,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中,项羽虽勇冠三军,但他只做一能够以少胜多,和敌人的状态不好有很大的关系。
先来说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中,史书上记载,秦军有四十万,但是秦军的四十万并不是驻扎在一起的。王离军20万,攻打巨鹿,章邯军20万则驻守粮道。
项羽之所以能够获得这场胜利,有两个关键:
第一个关键是秦军主力的分散,给了项羽各个击破的机会,再加上巨鹿城内的帮助,这才能击溃王离军。
第二个关键则是秦朝内部的人心惶惶。项羽击败王离以后,章邯尚有20万大军,此时章邯想要击溃疲惫的项羽,并非没机会。可是章邯却偏偏遭到了胡亥的指责,还有赵高追杀其使者的事情,这才令章邯倒戈。
因此,巨鹿之战的胜利,除了项羽的勇猛以外,还和秦朝内部的矛盾有关。
再来说彭城之战。
彭城之战的起因,是因为刘邦趁项羽被齐地叛乱拖住的机会,攻陷了项羽的老巢。项羽不得已率领几万精兵回援,一举击溃了刘邦号称的56万大军。
此战刘邦的失败,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刘邦所谓的56万大军,不仅有自己的军队,还有各路诸侯的。所谓的各路诸侯大家应该也有所了解,刘邦势大就投靠刘邦,项羽势大就投靠项羽的墙头草。这种人,选择来援助刘邦本身就是心怀鬼胎的。
就像战国时期的合纵伐秦运动。合纵伐秦屡屡失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诸侯彼此之间心怀鬼胎,这里也是如此。
第二个原因是刘邦等人被短暂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刘邦等人击溃项羽都城以后,就认为大局已定,军心涣散。
史书上记载: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
主帅们尚且如此,更何况手下呢?
因此,彭城之战的失败,既有项羽的英勇,又有刘邦等人的懈怠。
垓下之战不同
垓下之战,可以说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决战了。
上面说过,刘邦等人彭城之战的失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诸侯之间心怀鬼胎。而能够使诸侯们齐心协力的唯一办法,就是利益。就像战国时期的五国伐齐,合纵伐秦屡屡失败,合纵伐齐却一次就成,利益起了关键的作用。
因此,在垓下之战前夕,刘邦就对韩信、彭越等人许下重利。而有了利益的划分,韩信和彭越等人自然就十分卖命了。更别说两人都是当时排名前列的猛将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潘多拉效应,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汉高祖建立汉朝的过程中,他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应该就是楚霸王项羽。在灭秦的征途中项羽靠着自己能征善战的本领和无人能敌威猛,使得秦军连连战败,最终平定咸阳。他虽然已经统一天下,却并没有称王的野心,只愿回到家乡做一个西楚霸王,而打下来的土地,他都封赏给了一路追随着他的下属和各方诸侯,经过连年战争,天下本就已经四分五裂,百姓流离失所,项羽却没有认识到当时的情况,只是目光短浅的盘踞在一方。
项羽为人刚愎自用,不愿意相信身旁亚父范增的劝诫诛杀刘邦,而是将刘邦打发到遥远的汉中地带将那里画地为牢,将刘邦困拘一地不得东出。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刘邦早已有了一统天下的野心,刘邦得到韩信相助后一举东出开启了与项羽之间的争夺天下的拉锯战。
两军在签订鸿沟和议之后,刘邦突然中途撕毁了合约,他率兵奇袭项羽。在韩信和彭越相助之下,60万大军将项羽逼至垓下。在垓下,项羽自己的残部与刘邦部队展开了一场厮杀,最终一路逃到江东在乌江边自刎而死。
回顾垓下之战,我们可以总结出,项羽兵败的主要原因。第一个原因,史记中曾记载,在鸿沟之约后,项羽解而东归。为将者,最不应该没有了解到对方敌军的真正动机,就放下了自己的戒备之心,导致没有为后来的战事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及时联系楚军后方导致后勤补给难以供应。这是项羽为将者犯的第一个重大的错误。
第二点,韩信曾经追随过项羽,是项羽的部下,对项羽的为人有充分了解,但是项羽却没有认识到韩信的真正实力,他盲目自大,将营帐驻扎在了垓下,妄想在此以少量兵力战胜韩信,重写当初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的辉煌历史。就因为他盲目轻敌,导致错信了韩信的调虎离山计,中了埋伏,导致全军大败。
试想,若当时项羽清楚韩信的实力,能够认识到自己军队方面的不足,没有在垓下驻兵而是直接过江东获取到后方的粮草和补给,那么或许历史将会被重写。
而项羽在垓下大败之后,他的主力军几乎被全部歼灭,剩下的部队已经没有余力与刘邦的部队抗衡,此时刘邦的军中再唱起楚歌,使项羽身边的将士以为楚地已经被刘邦占领,军心涣散,纷纷逃离。此时项羽可以说是败局已定。而在整个垓下战役的过程中,项羽做的唯一正确的决定,应该也就是率着800个骑兵,趁夜逃出包围。刘邦军发现项羽逃跑后,急忙派着灌婴率兵前去追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