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项羽擅长以少胜多3万兵胜刘邦56万,为何垓下10万兵却输了?
项羽,刘邦,汉军项羽擅长以少胜多3万兵胜刘邦56万,为何垓下10万兵却输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项羽擅长以少胜多3万兵胜刘邦56万,为何垓下10万兵却输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战争,要想赢得胜利,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天时、地利、人和。垓下之战,项羽便败在了这三点上。
天时指的是机遇,地利指的是条件,人和是指综合实力,是成功的关键。
一、人和
在人和方面,项羽早已完全败给了刘邦。相比于刘邦四方招揽贤士的做法,项羽却自高自大,目中无人,更不善用人。在他眼里,几乎所有人都是凡夫俗子,不堪重用。致使他的部下走的走,反叛的反叛,能用的大将越来越少。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重用韩信,结果韩信投靠刘邦,从而为他的楚汉之争设置了最大的障碍。二、天时、地利
众所周知,项羽至少失去了两次改写历史的机遇:一次便是因为轻视韩信,致使其怀恨在心,最后弃楚投奔刘邦。项羽没有重用韩信或者没有干脆杀掉韩信,等于把得天下的机遇拱手让给了刘邦;另一次就是“鸿门宴”,项羽完全可以除掉刘邦,而得天下,但因他的性格、为人原因,最终错失良机。大好时机失去之后,战争的格局便开始反转,此时刘邦开始反击,而项羽渐渐处于被动应战的境地。等到垓下之战时,主动与被动的反差就更加明显了。
垓下之战经过: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3年八月,楚军粮尽,刘邦也未能调来韩信、彭越等人的军队,无法对楚军进行合围。于是双方以战国时魏国修的运河为界订立著名的“鸿沟协议”:鸿沟为界,划分天下。九月,霸王项羽率十万楚军绕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回线路向楚地撤军。刘邦也欲西返。
正当刘邦准备帅军西返时,张良、陈平却建议撕毁鸿沟协议,趁楚军东退,放松戒备的时机,从背后进行偷袭。张陈二人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刘邦采纳了建议,违背鸿沟协议,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战。
韩信、彭越在得到封地后也挥军南下,同时刘贾联合英布自淮地北上,就这样,五路大军把项羽重重围困在固陵。四处受敌的项羽打算退回彭城,无奈彭城已被灌婴攻下,西楚群臣皆被俘虏,只好继续南撤。项羽打算撤到舒城,凭借淮河之险和巢湖粮草,与汉军继续周旋。可令他绝望的是舒城守将、楚大司马周殷已被淮南王英布诱降。这就意味着南撤的路已被截断,形式进一步对楚军不利。
楚军被迫向东南撤退,至垓下时,(此时楚军10万,汉军60万)再次被汉军重重围困。战役如期打响。韩信采用非常阵法,层层叠叠,多线结阵,很好地消耗了项羽的冲锋之势。等到项羽冲破数重阵线之后,韩信下令撤兵,给项羽造成错觉,以为胜利在望,便连忙奋力追击,从而拉长战线,陷入了韩信的战术圈套。汉军两翼部队从左右双向夹击,韩信又适时反身杀回,穿插包围,各个击破。最终楚军战败,仅剩两万精兵。项羽兵少粮尽,四面楚歌响起的时候,军心涣散,再无胜利的可能。
纵观楚汉之争始末,项羽先是失掉了“人和”,而后又丧失了“天时”,让自己沦为被动,沦为不利的境地,再加上“粮尽弹绝”,自然也就失去了“地利”。没有天时地利人和,失败也就成了必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秋战国时代的军事家孙子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垓下之战,项羽毫无应战防备,而刘邦、韩信、彭越、英布等人早已布下天罗地网,请君入瓮,因此项羽必然会失败。
一、彭城之战项羽获胜的原因。
刘邦夺取彭城后,一改以往的假仁假义,早将入关时亲自制定的“约法三章”抛到了九霄云外,露出了贪婪的本性,他将项羽的财宝美人一并囊获,酒色沉迷,夜夜笙歌。刘邦自顾得意忘形,可他低估了项羽的实力。
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史记》
项羽在得知彭城被刘邦占据后,立即进行周密的部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回彭城。
刘帮的队伍是诸侯联军,毫无凝聚力,而项羽的所率领的3万骑兵乃久经沙场的精兵强将,不等开战,便阵营大乱,诸侯纷纷逃窜,彭城之战,即使韩信指挥战斗,也不可能取胜。
项羽率3万大军,仅半日之内便打败了刘邦56万联军,这样短平快的战斗,在中国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
二、项羽性格优柔寡断,刚愎自用,有勇无谋,错失了争夺天下的先机,最终导致英雄末路,惨败垓下。
1、刘邦先项羽一步入关,项羽违约自立为王(楚怀王约定,先入关者为王),项羽恢复了分封制,封刘邦为汉王,入主汉中,刘邦虽不服气,敢怒不敢言,实力不允许啊!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归乡彭城。楚汉割据,诸侯分封权益不均,心怀怨恨,刘邦当杀不杀,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2、项羽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所迷惑,对其放松了监管,刘邦的实力渐渐的壮大起来。项羽杀义帝谋皇位的行为,引起了诸侯们的不满,刘邦借机蛊惑煽动,促成诸侯联合反叛,项羽只好亲自率军平叛,刘帮趁机夺取了关中,赢得了天下大势。
项羽刚愎自用,目中无人,自认为以己之神勇无所不能,因此身边缺少谋士,他错失韩信、彭越,英布也被刘邦“挖走”,最终都成了索他性命的帮凶。
3、刘邦背信弃义毁合议,项羽大意遭围困。
刘邦在张良和陈平的建议下,单方撕毁了与项羽签署的和平协议,率军追袭东归的项羽。项羽无心设防,因而仅率兵十万,其中还包括家眷,而刘邦的兵力是三十万,两军力量悬殊。
项羽和刘邦、彭越,几次交战后,带着疲惫的将士又落入了韩信设计的十面埋伏。楚军四面楚歌,粮草也被叛徒英布切断了,因此军心大乱,战斗力减弱,失败是必然的。
三、项羽的英雄本色。
项羽即使身陷困境,仍不失英雄本色,他带领28名骑士奋力杀出了重围,项羽一人杀敌过百,原本是可以逃脱的,却被一农夫骗入沼泽地,奈何天意教消亡,项羽兵败自刎乌江,死的何其悲壮!
假如项羽在被合围之前,带着几万骑兵冲杀出去,韩信根本无法拦住他,即便是被包围后,他如果像刘邦那样的狠心肠(被项羽追杀时把儿子丢掉),项羽完全可以不去营救步兵和家眷们,直接带着几万骑兵杀出合为,保存实力,然后回彭城重整旗鼓,再与刘邦争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