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艾滋病引起的脂肪重新分布怎样处理?
脂肪,药物,抗病毒艾滋病引起的脂肪重新分布怎样处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艾滋病引起的脂肪重新分布怎样处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专门治疗和管理艾滋病的医生来回答你的问题
说到ART药物引起脂肪重新分布,从如下来进行回答:
ART药物引起的脂肪重新分布是抗病毒治疗的远期不良反应,通常在开始治疗后的数
月至数年内发生,包括脂萎缩和脂肥大。
脂肪萎缩指的是周围皮下脂肪丢失,尤其是四肢、面部和臀部。多见于服用d4T(中国已停用),其次为AZT(齐多夫定)的患者,且当 NRTIs联合EFV(依非韦仑)较联合蛋白酶抑制剂(克力芝)使用时多见。其机制可能为药物抑制了线粒体多聚酶y,导致线粒体DNA耗竭。发生脂肪萎缩的危险因素包括CD4淋巴细胞最低值小于200cly和年老。
脂肪肥大多由蛋白酶抑制剂引起(如IDV、克力芝等),也见于使用EFV和RAL的患者。但药物与脂肪肥大的因果关系尚未证实。导致向心性肥胖,颈背和躯干脂肪堆积、乳房发育,内脏脂肪蓄积。有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基线CD4淋巴细胞计数低或者年老。造成脂肪重新分布的上述药物目前多已被淘汰。对于由ART药物造成的脂肪重新分布一般无特效治疗,最根本的为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可将D4T或AZT改为TD或ABC更换抗病毒治疗方案可以阻止脂肪重新分布异常进一步加重,但是对已形成的脂萎缩和脂肥大往往恢复缓慢,且难以完全逆转。
替莫瑞林醋酸盐( tesamorelin,商品名 Egrifta),是一种生长因子释放因子类似物,可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二甲双胍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面部脂肪丢失影响美观,可进行面部脂肪填充的美容手术治疗。对于比较大的皮下脂肪瘤可进行外科手术切除。
有关艾滋病相关问题可以关注李平医生,健康路上有我陪伴!
上一篇:晚上好,请问一下别人发的视频都怎样传到网络平台?请教一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