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后世为何没能再现?
百家争鸣,儒家,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后世为何没能再现?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文字的统一,独尊儒术后,多元文化发展受到了抑制
但随着秦国统一后,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多元文化形态,一夜间消失了。我们可以回味下那个分裂割据,争霸和群雄共舞的朝代,动荡不安的环境,容易滋生原始力和开拓心,文化因子极为活跃的年代。孔孟的儒家、老庄的道家、屈子文学华章和政见、管仲的治理手段、韩非子、商鞅的法家、墨家、列子、纵横家、阴阳五行家、名家、农家、兵家。。几乎各个层面都有杰出代表人物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因为征战兼并,人才流动很大,激发新理念,新思想、新策略,新谋略。
统一的中国,由于文字度量衡的统一,实施中央集权的政体格局,在官方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上,从汉朝便推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念,在文化传播以儒学经典为主要导向,即便有别的思潮也只是在民间或市井层,很难形成实质性的影响。即便如此,局部的领域还是有些突破和闪耀时刻,在汉朝,以司马迁为首的史学发展到了巅峰,文学有汉赋,在服饰上汉服,哲学上王充之《论衡》、书法艺术有汉隶碑刻。。。
在三国魏晋南北朝这种分割断裂期,反而文化形态有上升之势,曹氏一家“三曹”的文学、“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等在玄学、音乐上造诣非凡、中国化学始祖葛洪、医学家华佗、数学家祖冲之、地理学家郦道元、田园诗人谢灵运、陶渊明、书法上更是群星璀璨,钟繇、王羲之父子等领衔、绘画上顾恺之被称为“画史”、北朝佛像艺术光芒四射。。。
大一统的语境下,农耕文明的强势,推进了文化另一种形态
到了隋唐,中央集权制到加剧,国家又恢复统一,但这个时期,开辟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极为繁茂的鼎盛时代,这和隋唐的皇帝的执政风格有关,特别是盛唐时期,秉持着开放、宽容、融合的多元格局理念,加上当时丝绸之路和海路的畅通,唐文化一时气象盛大,广举宇内之魄力,特别是古都长安,更是大唐汉文化、阿拉伯文化、日本韩国东亚文化、希腊文化、印度佛教文化全部交汇于此。四面来朝,八方敬仰!
于是唐朝的诗歌、文学、艺术、史学、人文、教育、佛学、音乐、歌舞、建筑、瓷茶手工艺等全面开花,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韩愈、柳宗元、欧阳询、颜真卿、阎立本、展子虔、玄奘、鉴真、李龟年、陆羽。。。群星闪耀!
盛世和乱世交替,历史沉浮起伏,文化发展总体是向上的
五代十国这个乱世朝代,在人文领域成就不大,除了南唐后主的李煜诗词、杨凝式的书法等灵光乍现外,泛善可陈!
到了宋代,迎来了是中国人文文化登峰造极的时刻。这个朝代,尽管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北方有金、辽、夏、契丹诸国虎视眈眈,但作为文治下的宋朝,却绽放出最极致的光华,宋代很多人文领域皆为当时世界第一。北宋国都开封,不管从城市容量、人口、经济在举世首屈一指,文化上更是精妙绝伦,任何一项拿出来,西方皆望其项背。宋代的史学、瓷器、诗词、理学、教育、书法、绘画、印刷、科技都让人顶礼膜拜,司马迁、王安石、苏轼、辛弃疾、陆游、米芾、宋徽宗、李清照、董源、范宽、荆浩、关仝、张载、周敦颐、朱熹、。。。
元明清都步入相对统一的大环境中,政治相对稳定之下,文化建设保持了相对的向上趋势,除了元朝在人文领域中的表现稍弱外,也出现了元曲独创艺术以及书画的黄公望、王蒙、倪瓒等四家和赵孟頫全才异军突起的局面;明朝和清朝初中期经济更是一骑绝尘,同时在后续两个朝代在政治、文学、艺术、教育、哲理、科学、历法、编辑、建筑、园林、家具、航海等也颇有建树,王阳明、郑和、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戚继光、沈周、王征明、徐渭、张岱、罗贯中、吴承恩、吴敬梓、严复、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容闳、康有为、梁启超、詹天佑、曹雪芹、黄宾虹。。不胜枚举。。
传统文化在国力的推动下,在清朝中期以前,笑傲江湖,压倒西方。但随着近代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国势衰败,西风东渐,西方工业革命的拉动,国门洞开,东方文化不断被冲击和瓦解,很难一下子恢复二千多年之前的荣光。
但文化的繁荣建立在国强基础之上,新中国的诞生,很遗憾,中国文化也走过一段低潮,现在文化处于复苏和光扬阶段,任重道远。但它的基本面还是乐观的,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文化输出渠道越来越多,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指引下,泱泱的东方大国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创领新纪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先秦时期吧,那个时候奴隶制度已经崩溃了,社会需要变革,广大的知识分子感觉到社会必须要变革,统治阶级也希望通过一些变革来维持他们的统治,这就有了“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土壤。到了秦始皇统一了七国,建立了封建王朝,那些思想学术不仅无用而且还会给他的统治带了隐患,于是便有了“焚书坑儒”,这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对中国知识分子的致命一击。再到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统治地位,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做过一些努力想“砸烂孔家店”但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句话,你管的太严人就都跑别家去了…………
那时候可不需要签证绿卡!!!
后来为什么再没出现百家争鸣了呢!?
一家独大…………
管的再严,你也得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郑原玉432多少公分一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