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今年寒假期间,孩子上网课出现后遗症,怎么办?
孩子,家长,老师今年寒假期间,孩子上网课出现后遗症,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Ⅰ、不适应网课状态。
Ⅱ、几乎没有听课,天天玩游戏
Ⅲ、听过的课,做作业的时候也是查答案,或者直接抄袭
他妈妈问他,现在知道自己为什么考这么差了吗?小A通过自我分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之后就好办了,他妈妈让他写了一份总结,总结了一下学了那些知识点,那些没有学习。
②家长引导,让孩子知道错误可以弥补
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下一步就是让孩子想到弥补的措施。
案例:小A在疫情开始到开学,只认真学了数学很少的知识点。小A的母亲采取了一个策略就是单项突破。每天三道基础题,让小A重新补习。三道基础题就是从课本上选择的课后习题,让小A通过自学去梳理,每天三四个很小的知识点。经过四五天,小A养成了习惯,就习惯性的问妈妈要题目。
当孩子知道自己当初没有学习的后果是可以弥补之后,孩子就有了去克服看似一座大山一样的困难的决心。小A现在的学习状态很好,天天自学,只要有决心。肯定能够把之前的弥补回来。
(二)如何补牢,孩子分解知识块,从易到难
学习虽然具有一个连续性,但是初高中的教材设置都是一个最基本的从易到难的过程,孩子现在要做的就是在上述自己总结出自己学会的知识点和没有学习的知识点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划块。如果孩子不能做到,家长要帮孩子做。
①如何划块。
以烟台地区初三初中物理为例,现在同学们学习的知识点是力这一块的知识点。那么对这块知识点就分解为:力的概念、力的测量、常见的几种力、牛顿第一定律等。
当孩子拉下很多的时候,当他不知道无从下手的时候。最忌讳的一点就是遍地撒网,劳而无鱼。所以家长要协助孩子知识点划块,如果家长对知识体系不太了解,可以咨询一下老师,让老师帮忙让孩子先复习哪一块再复习哪一块。
②从易到难
现在孩子如果拉下太多,肯定不愿意去返工。那么家长要做的就是找一些基础题让孩子进行练习,哪些是基础题目呢?
我通常给孩子们推荐《细解巧练》这本习题,孩子就做基础提升,和前面的例题。后面的难度题目先忽略掉。让孩子尝到甜头,才能扎下新来。
小结: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自己分析自己的错误,切莫抱怨。很多家长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 要做到心平气和,让孩子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孩子亡羊补牢补习知识点的时候,要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
第三点:提高孩子的学习动机,让孩子主动学习。
(一)让孩子找回学习的驱动力
①认识学习驱动力
学习的动机一般分为三种: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两个字“好奇”,对知识具有求知欲!
自我提高内驱力:学生想提高自己,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效能感。
附属内驱力:学习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誉。
题主没有提到孩子的学龄阶段。
通常情况下对于小学生来说认知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占的比重最大。
中学生学习的驱动力逐渐转变为自我提高内驱力和认知内驱力。
成年人学习的内驱力逐渐转变为自我提高内驱力。
②根据孩子的学龄,采取不同的对策
如果孩子是小学阶段,那么家长应该做的就是鼓励,并且通过引导让孩子产生对知识的好奇。
如果是中学阶段,家长要做的就是通过和老师沟通,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想通过学习去提高自己,并且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二)家长引导孩子进行成败的正确归因。
我遇见过很多学生,经常跟我抱怨:疫情期间的网课学习我根本学不进去、我们老师讲课能力很差、我根本挡不住电脑手机的诱惑等等原因。却很少有同学,把成绩不好的原因归结到自己学习不够努力。
这就是孩子不能正确的归因。家长要怎么做?
①这次疫情结束,家长让孩子自己总结自己成绩不好,或者不愿意做作业的原因,多从自身找问题。
②家长要与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拿出最近的笔记和整理的错题,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如果孩子拿不出来,那么家长就要让孩子养成这个习惯,并且定期监督。
③当孩子处于迷茫期的时候,家长帮助找出孩子学习上失利的原因,引导孩子正确归因。主因还是在努力上而不是在外界等不可控的因素上。
让孩子通过正确的归因,找出主因,而不是找一些片面的借口。对自己学习的成绩养成归因整理的习惯,找一下这次哪里做的不好,找到原因,逐一击破而不是自怨自艾!
小结:家长要帮孩子找回学习的初心,让孩子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效能感。慢慢的就让孩子学习到如何学习,把更多的因素归结于自己而不是外部因素。
综上所述:家长所提到的“后遗症”其实是不准确的,是没有找到孩子不学习,不愿意做作业的本因,家长需要跟孩子沟通,让孩子能够有想法去战胜现在的困难,并且家长要重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让孩子主动学习。
最后一句话共勉:
父母不应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因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以上!
我是科学魏老师,点赞关注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别怕,别着急,别上火,办法如下:
1.陪伴
一起慢慢养成好习惯,相信孩子的学好能力,静静等待花期。
2.不吼不骂
给孩子时间,慢慢调整状态。
江南才子多英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相信自己,相信孩子,一起努力。
3.每天进步一点点
坚持每天进步0.1,十天就是1。
上一篇:请问,北京今天的应急响应级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