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国家都在提倡学生减负,学生真的有减负吗?你怎么看?
学生,家长,作业现在国家都在提倡学生减负,学生真的有减负吗?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国家提倡减负,但是目前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不仅没有减还会增加。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现在家长对学生的教育重视程度甚至比国家还要高。现在家长都在让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着学习,就会天天听到别人家的孩子这个词语。我身边就有很多家长,孩子平时除了课堂学习,还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说实话,本来学习就很累,还比着报这么多班,这能叫减负吗?
国家提倡减负,但是并不是强制减负,所以,减负在学校的眼里是不存在的,学校为了成绩,肯定把学生的时间最大化利用,这就导致学习压力很大。我高中的时候甚至因为学习睡不着觉。所以我特别理解。
尤其是中国有这么多考生,竞争压力很大,减负是不可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减负是不可能的。孩子的负担从哪里来?一是学校,学校的升学率,老师的奖金,当然有一部分原因也是真的想让孩子更好。为了哪一样学校也不可能会放松呀。二是社会,整个社会的竞争压力有多大?社会环境会改变吗?最最重要的是我们家长,没有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虽然很多家长嘴上喊着减负,你真让他减,又有几人愿意呢?减负,从来不是孩子能决定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减负吗?这是一个家长,学生,老师都关注却又头疼的问题!
其实随着九年制义乌教育的普及,小学阶段基本无升学(择校)压力,因此减负是最可能实现的,国家也在三令五声不准超前学超纲学,但是出于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还有更远的高考指挥棒搁在那里,所以很多地方的小学生成了课内减课外加,以我所在的长沙市为例,至少九成小学生从三年级起周末文化课培训是家常便饭,好多孩子文化课之外还有艺体特长培训!
重点是:老师家长都很想给学生减负,但社会不允许啊!为什么家长想要孩子成绩好,上好学校,家长为了面子的少之又少,关键是人这么多但资源有限,好的工作和生活有限,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过的都是平凡生活,孩子们的成长途径差不多,小~初~高~大学~工作,如果学生阶段减负,将来比起同龄人可能生存生活压力更大。
而咱们目前的现状是减负了孩子的时间就只能是玩,疫情期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孩子学习很轻松,家长心里很着急!减负,减了之后这些时间怎么安排,做哪些有意义的事促进孩子的成长?这其实是一个社会的问题,需要做好相应的“时间出口”,不然喊了多年的减负还是可望不可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英语高分必考就是最大的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从大环境看,中国的教育体制并没有变,即便现在有很多家庭优渥的孩子选择出国,但出国前还是需要做很多积累。再说回大部分普通孩子(这里指要参加高考,上大学的),因为基数庞大的原因,本着大浪淘沙的原则,中国的教育还是会长期处于考得好上好大学的情况中。这样的情况就会造成和减负相反的实际状况产生。所以大环境不变,减负是不太可能真正做到的。
2.以我的班级为例,从教委到学校都要求给学生减负,每科作业完成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小学可能还好,但初中和高中不敢想象。上面说过,中国的大环境要求学习好,而学习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求要多学习。所以即便老师留的作业少,有要求的家长还是会给孩子报很多辅导班,这些辅导班是否真正让孩子有进步这里存疑,但也多多少少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总算也是为了孩子的学习负责了。
综上所述,从中国目前的教育环境加上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待,教育减负是不太可能真正达到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减负不代表就是变得轻松,而且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作业和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时间。
其次,现在社会对公民的素质有更大的要求,这样自然就转嫁到学生的要求上,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要求必然比以前更高。比如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一个结论,记住一个公式,而且还要理解其中的推导过程和公式的由来。再比如计算,不仅要熟练计算,同时还需要理解其中计算的道理,也就是算法和算理并重。
最后,家长对快乐教育的理解有所误解。快乐教育不是让孩子快快乐乐的学生,而是学生经过自己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的快乐是深层次的快乐,是学生学习的没在动力。作为家长应该估计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和喜悦。
上一篇:你都知道哪些描写长江的诗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