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潮发生在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思想,文化为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潮发生在春秋战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诸国家间稳固权利的产物
各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需要一种适合本国民情与推动国力发展的文化, 来进行思想上的统一,从而稳固自己独裁专制的权利。
历史变革与发展的需要
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上需要一次能够推动思想、文化、经济等进步的运动,从“奴隶社会”到“封建制度”的跨越需要一次大的变革,需要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运动来进行推进。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在它的推动下,不仅完成了“奴隶社会”到“封建制度”的跨越,也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汉民族独具的文化传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秋战国是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贵族经济向地主阶级转变,社会大变革,行成了思想空前活跃,和文化繁荣!
百家争鸣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等!
激烈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变化,这时出现新社会阶层“士”这个群体虽然社会地位低,但是有很多通晓,天文,地理,等知识学者,他们学习文化成为改变身份,实现理想众要途径!
‘
士阶层出现,改变了教育需求,原来学术在官府后来向平民转换!打破贵族垄断文化向底层社会扩散,下移民间,社会生产力提高为私学提供市场,平民有精力去私学馆学文化! 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形成,经济繁荣,逐渐代替,旧奴隶社会生产方式。文化发展为了适应政治制度变革。
各个诸侯国争霸,竞相招贤纳人才,孔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商鞅,这些大学问家,各自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回答解决问题的主张,方式不同,各个学派著书立说,争辨不休,产生了百家争鸣现象!
因为学术由由,学术团体独立,拥有文化知识的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开阔视野,丰富了文化内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时势造英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印记,我们应该明白,动荡不安的时代里,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那个战乱纷飞的时代,人们群众向往安稳的生活,这就是机遇。而要在众多思想中脱颖而出,成为百花齐放中的一花而不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一花,这就是挑战。
当时的各种思想争相绽放,不如今天各种信息大爆炸一般吗?这是一个时代的特色,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
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出自这里。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至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在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这是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这个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诘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辉煌,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即诸子学说 和老百姓家训)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
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2、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3、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而为道术“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条件。
4、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正是如上种种条件的聚合,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契机。气象恢宏盛大的诸子“百家争鸣”,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