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都在上网课,一科目一年级一教师就够了,是否现在老师太多了?
老师,学生,孩子现在都在上网课,一科目一年级一教师就够了,是否现在老师太多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次,网课一样需要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连麦是目前看最有效果的方式。一堂课连麦10个学生,300个人,就需要30天,除去周末,需要五周的时间才能让所有人都回答一次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从何而来呢,紧张活泼的课堂氛围又从哪里来呢?
最后,老师教学并非像流水线生产产品。流水线生产产品可以复制,并且都是有标准化的。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并非是一模一样的。性格来说,有活泼开朗的,有内向的,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老师上网课也是有针对性的。学习的掌握程度来说,每个人也是不同的。站在家长,学校,老师自己的角度上,都想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即便是上课,也不能忽略了教育的本质。老师承担是教书育人的责任,而不是上了这一节课就完成任务的“流水线工人” 。
所以说,一个年级只需要一个老师上网课,是万万不可的,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题主所说的是现在上网课,一个老师教一个年级的这一科目,可能在某些地区的某些学校里线下上课,可能还是这样的情况,但是绝大部分的地方线上上课也是按照实际带班情况来上课的,有的英语老师可能带三四个班,那么线上上课时是直接三四个班一起上课,而语文数学老师带班可能相对少点,两个班一起上课。但是对于这种线上网课情况,并不是长久性的,我们总有一天会战胜疫情,然后平平安安地开学的,所以我们可能是一时的看似老师多余,其实不然。
国家近几年都是提倡小班制教学,其实小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包括一个让老师能够有能力顾好每一位学生,现在各地学生人数都是蛮多的,但是老师的人数虽然在增多,但是学生人数的增长更快点,所以很多地方的班额还是在五十左右。每个学校的在编老师人数其实是不足的,但是每年教师编招考的时候人数总是少的可怜,竞争异常的激烈,那么不足的人员或者因各种情况空缺的人员,那么学校就招代课老师,代课老师的各种支出都要低于在编老师,其实,事实上各个学校都是缺老师的。
综上我认为现在老师并不是太多,因为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课堂上的。
我是张章張看教育,凡事都有两面性,各抒己见,欢迎点赞,关注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肤浅……
《高考,从固定制走向自选制》
郝峰涛(2019.9.10)
教育的功利性和应试性,促使高考变成了新式科举,我们必须对教育进行反思。
一,人才是全科(全面)发展,还是优科(优势)发展?
纵观历史,横观社会,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领域的优科专才,而非均科全才,正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孩子各有未知的兴趣和天赋,是自然分化和社会分化的必然,就会选择“优势中心发展模式”,即以某一方面为核心,带动相关或相近方面的学习,而强制性全科发展是以大量的知识磨去了孩子的“中心趋势”,最后连兴趣和天赋一块埋葬。
二,学习是“从外到内”的灌输,还是“由内到外”的觉醒?
我能理解天下父母进行“从外到内”的填鸭式教育的良苦用心,但是谁能理解孩子“由内到外”觉醒的渴望呢?学习的本质是:三分知识,七分非知识;三分看的见,七分看不见;三分学习已知,七分探索未知;三分靠教育引导,七分靠自我觉醒。学习的原力在于自然和社会变化的引导,而教育只是一种辅助孩子成长的手段。过度的知识教育就是“拔苗助长”,反而会延迟、扼杀孩子“由内到外”的觉醒。
三,教育是因材施教,还是无差别包容?
“因材施教”只是强势灌输的幌子,毕竟我们连自己有什么才能都不清楚,岂能妄议孩子有什么才能呢?唯有以包容的态度让孩子在“自然世界、社会人文和无差别学科”中无差别学习,以宽容之态让学孩子培养兴趣、寻找方向和建构高度。
四,高考是“指挥棒”,能否从固定制走向自选制?
高考要打破固定的“语数外+文理科”,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发展,以自身优势学科为中心进行知识建构,可在高考科目“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体、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选四科进行计分选拔,其余参试科目分数作为参考。如:甲生自选“生数理英”四科计分,乙生自选“生化数史”四科计分,可同时报考清华生物的相关专业,择优录取。自选制既可维护高考公平,也可保护孩子成才的自主性、多样性和差异性。
教育的功利性和应试性,正在侵蚀着孩子的童年和未来!
致谢:
若您觉此文不错,请推送转载,举手之善,或将成为教育改革的最大助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名平时教几个班语文的我来说,曾经幻想着把整个年级的学生都放到礼堂里面,我一个人讲,是不是其他班级的语文老师就省心了。这么讲课,你家孩子上不上,你们家长没意见,我们老师是没有意见的。
为什么不能“大班”教学
相比我的天真,你更应该明白问题的实质。现在疫情期间上网课,大都采用腾讯会议和钉钉直播学习。而且相应的软件可以实现你的愿望。无非就是多几个学生听课而已。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学生学习效果会如何?课堂的互动的范围能否平均?课堂秩序能否保证?作业批改、课堂评价能否及时有效?
一个老师教一个班级和一个老师教两个班级,效果是不一样的,工作量的增加会影响教师知识传授的效果。
上一篇:年龄在30岁负债10万有多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