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5月6日,教育部决定将招收40多万毕业生补充当老师,你怎么看?
教师,老师,教师队伍5月6日,教育部决定将招收40多万毕业生补充当老师,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这是很正确的,首先师资力量雄厚为培养科技人材和下一代文化水平的提高打好基础,为科技兴国科技强国提供后备军,做贡献的开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消息好,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这也是国家对教育的极大重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用一句话可以形容:要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行得通吗?
教育部的这个口号,想必让许多师范生“虎躯一震”。找工作、进学校、有编制,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啊,而教育部今年要招收40多万毕业生,去扩充中小学以及幼儿园教师队伍,足足40多万啊,听上去是不是非常吸引人呢?
但是,如果光是扩招,而不提高教师队伍的薪资待遇和福利水平,那么扩招可能只是一句口号而已。
谁都知道中小学教师的薪资待遇是不高的,这也是现在一个普遍的事情。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教师的薪资还要大打折扣,跟公务员持平是不怎么可能的事情,因此没多少大学毕业生原因去农村教书。
只有切实提高中小学以及幼儿教师的薪资,保证他们的权益,才是稳定教师队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抛开工资、薪酬、福利、补贴去谈扩招,其实意义不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说小叔的态度,一句话,不太看好。本人从以下三点来分析这个问题,欢迎讨论,敬请文明发言。
第一、非常时期,非常举措
众所周知,今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高校的学生无法顺利毕业,很多招聘考试无法如期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招收40多万毕业生补充到中小学和幼儿园队伍,“先上岗、后考证”,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算是非常时期的非常应对措施。
第二、缺口巨大,急需弥补
近些年来,教师队伍青黄不接,严重缺少新鲜血液,缺口越来越大。虽然每年都有教师招聘,但相比火爆的“考公”来说,“考教”的人数相形见绌。尤其是一些边远农村地区以及位于乡镇、行政村的学校教师岗位,常常无人无津。而且,很多人“考教”只是为了多一份选择,通过了笔试面试也不一定上岗,就是上岗以后,一些青年教师在有了本人认为更好的工作机会后,也会迅疾流失。
面对这么大的缺口,施行40多万毕业生充实队伍的应急举措,确实短期内对缺口能弥补一些,对于教育队伍的年轻化、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好处。
第三、几点疑惑和担心
1.几年后能留下多少人?
除了沿海地区以及少数民办学校教师待遇比较高以外,教师行业整体待遇偏低,而且,越是待遇低的学校,越招不到教师。今年40多万毕业生,大概率首先会派往这些缺额大的学校。地方远,条件差,待遇低。问题来了,几年后能留下多少人?
2.应急举措是否合法?
如果有人说,可以先结婚,后办结婚证,或者先上路开车,再考取驾照,大家肯定知道这属于违法行为。那么“先上岗教书、再考教师资格证”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毕竟任何行政命令都要符合法律规定。有关教育的几部法律都要求教师必须持证上岗。既然这样,这个“先上岗、后考证”的应急举措是否合法?需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解释。
3.出了问题谁负责?
毕业生上岗执教后,万一在考证前,出现了一些例如辱骂、体罚学生等教学事故。这个责任谁来负?毕竟,严格意义上毕业生本人还不属于教师,怎么处罚呢?另外,还没有考证的毕业生上岗执教,家长和学生从内心是否认可对方的能力?
也许是小叔庸人自扰了,但真的希望,好心不要办了坏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部此举甚好,有一石三鸟之效。
第一,可以解决眼下大学生就业难题,让很多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决心从教,因为不需要教师资格证,原本没有意愿当老师的人,在疫情影响之下,可能会临时改变主意去当老师,毕竟老师们疫情期间的收入也是稳定的。
第二,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补充新鲜血液。之前考教师资格证的人不少,但是很多人是把当老师视为最后的退路。实际上真正去当教师的毕业生往往也不是最优秀的人。现在,受到疫情影响,大学生们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客观上可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第三,能解决西部地区教师短缺的问题,大大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快西部教育发展。
唯一担心的是,因为招聘的岗位中很多是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中项目的教师,这些岗位相对比较艰苦,待遇也不是很高,能否把这些人留下来长期从教,需要有关部门深思。引进人才更要留住人才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