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想做长线,怕踩雷,怎么躲避财务造假?
财务,公司,存货想做长线,怕踩雷,怎么躲避财务造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每股净资产最好不要存在太大的泡沫!有些存在泡沫大于等于200%300%的都有!
贵州茅台净资产达到十倍,与目前的公司总市值相比!但是贵州茅台的净利润50%呢?
A股有多少公司企业净利润50%!寥寥无几了吧?,正常情况下,公司的净资产与目前股价的总市值相差两三倍,很正常,因为炒股投资都是购买预期,购买商誉的,商誉不减值就不存在,鲍雷就不存在翻船。
刚刚已经阐述的很清楚了,一般正常的公司企业嗯,市净率是3.0~10.0贵州茅台市净率是十倍,所以对应的市盈率,就是公司的净利润50%,所以50倍的投资回报率!
银行的市净率一般是0.5~2.0,一般情况下是总资产的投资回报率8%到15%左右。
好了,谢谢投资的朋友的问题,我基本上回答差不多了!
结语:现行的各类各种各种的指标,都是从“三市一净一股利”衍生而出的。
因为“三市一净一股利”是A股核心的根,没有根,就算衍生出来,万事万物也是虚无的,也是水中花镜中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普通投资者还是选择宽基指数基金吧,专业机构有时都会踩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
这个问题非常好。
股票暴雷对普通投资造成的损失是惨烈的。
所以股市里很多人,为了规避风险进行了分散投资。把资金分别投资在几只股票上。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购买ETF指数型基金,同样也是分散投资规避风险。
我推荐你可以投资上证50或者300价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财务造假防不胜防,像完全躲雷是不太现实的。
投资者只有两个办法,可以减少踩雷的几率。
一是看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财务分析,对那些应收账款过大,还有在建工程长期不能结束,以及现金表面上很充裕,但是公司却大量借贷。与这些有种种财务疑点的公司避而远之,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避财务造假。这样可以减少踩雷的概率。
二是建立投资组合,只投资于白马蓝筹股,并且买入10只以上股票进行投资,这样分散了投资风险,即使其中有一两只股票发生了财物造假,那么对我们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并不会在整体上对我们的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尽量避免在新概念股和互联网相关的股票投资就可以大幅度避免财务造假,至少国内是这么个形式,对于所谓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来说,谁都不敢说没有数据造假,只是多少的问题,曾经做咨询的时候,看所以互联网相关产业报表数据都是打五折看,还感觉虚高。概念型公司也是造假的重灾区,为了吸引投资,造假现象非常普遍。
只要是需要概念炒作或数据造假难度低的行业,如注册量、使用量等自行披露的数据同时数据检验难度大,不好与对方验证的数据造假概率无限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财务造假公司对投资的打击是致命的,从2001-2002年国外的安然、世通和国内的银广夏、蓝田等,到2011年香椽和浑水等做空机构狙击中概股,再到近年的康得新、康美等事件,国内外造假事件却层出不穷造假手段多样,对资本市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那么怎么识别并尽量避免财务造假呢?
1、财务风险:财务造假 VS 盈余管理
财务操纵包括财务舞弊(财务造假)和财务粉饰(盈余管理)两种情况。财务造假基本是公司管理层组织的,在财务报表中蓄意错报、漏报财务数据,以虚构利润为目的的系统性造假。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的框架之内,在不越界为财务造假的底线之上,管理层过于主观地运用或刻意迎合会计准则,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盈余管理与财务造假存在本质的不同(是否违法),尽管二者在很多时候经常无限接近。
可以说盈余管理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方面,会计准则本身是“默许”的,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和会计估计的不确定性为管理层提供了自由裁决的空间;另一方面,在会计准则范围内适度的调节,平滑会计利润和市场预期,以达到企业一些发展政策的需要(如再融资、股权激励等)。盈余管理会对财务分析带来麻烦,但并非简单的对错问题。事实上,就算没有盈余管理,公司管理层客观地选择会计方法,仍然会因为主观判断的不同而造成财务数据的不合理。事实上,在财务造假在未曝光前,外界的认知只是会计准则“许可”范围内的盈余管理。
学术界,对财务造假的研究很多,主要围绕着财务造假的动机、手段和预测模型展开。对于二级市场投资来说,最理想的是能有一个简单实用的可根据阀值来迅速判断公司财务造假的可能性的综合模型。但事实上国内外对此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上一篇:料酒和黄酒做菜哪个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