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夏季黄瓜如何高产管理?
黄瓜,植株,追肥夏季黄瓜如何高产管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首先我们需要做到的是一定要做好日常的管理,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发生在后期,所以在管理上,我们需要仔细,经常观察每一个瓜果的情况,一旦出现了遮挡的情况就要满上进行处理,这样才会有效的避免,有些时候,可能每天看一次,就会让自己的产量增加很多。虽然麻烦但是却是最为有效的方式。
其次就是注意温度,一般在夏天的时候这种情况出现的就比较少了,因为温差比较小,除非是白天过于热,这个时候可以进行遮阴处理,相对处理的方式比较简单。但是在冬天就不同了,即使是在大棚中也容易出现温差,特别是在白天和晚上,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出现了,所以对于大棚的种植来说,白天应该控制好温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和晚上保持一个基本一致的温度,这才是对于黄瓜最好的生长方式。
再者就是对于肥料的选择了,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总结经验的过程,因为对于很多的肥料来说,虽然说明上写的很好,但是其实并不是,并不一定是适合你们地区使用的,这个时候就要多总结经验,然后购买一些适合自己的肥料,千万不要盲目的跟随,一般盲目的跟随都不会有什么特别好的结果的。
最后就是对于水分的控制,其实水分本身是比较容易掌握的,现在很多的批量种植地方,都会有人工的水源,所以不会让黄瓜干旱,但是需要知道时间,一般我们可以使用筷子看看土壤下层的水分情况,一般在2cm处也开始缺水了,那么基本就是出于缺水的状态,这也是很多人都使用的方式。掌握好了水分,黄瓜的味道就会好了很多,并且畸形也会减少。
当气温升高,瓜秧开始结瓜时,容易出现分枝,10 节以下的分枝属于杈子,需要全部打掉。中上部出现分枝,每 1 分枝留 1 瓜 2 叶打顶,防止瓜秧疯长。当瓜秧爬满架时再摘心,促进回头瓜。下部老叶及病叶一起摘去,有利于通风和减轻病害。
在肥水方面,一般要根据黄瓜的生长期来决定浇水量。生长前期浇水量要小,浇水次数要少,生长后期水量要大,浇水次数要多,具体以“前控后促”为原则。定植 4 -5 天后,浇 1 次缓苗水,但水量不宜过大,因当时地温较低。此后应控制浇水,进行蹲苗约 10 天。当根瓜见长和瓜把颜色变深时,即恢复浇水。这一水最好是粪稀水,恢复浇水时,天气还不很热,瓜秧还没爬到半架,一般 5 – 7天浇 1 次水,到结瓜盛期,植株需水量大,气温逐渐升高,每 3 – 5 天浇 1 次水。由于天气转热,浇水应在清晨进行。
根据黄瓜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的需肥特征,为了实现早熟高产的目的,应结合浇水提高施肥量,同时要分期施肥。前期天气不热,以施鸡粪或者稀大粪为好,天气转热后以施速效化肥为宜,化肥用量不宜多,每次每亩按 8 – 10 千克尿素施用,一般每浇 1 次清水后追施 1 次肥料。
在防病虫害方面,露地春黄瓜前期生长条件非常好,病虫害发生情况比较轻。进入 6 月份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危害日益加重,主要的病害有白粉病、霜霉病,虫害有蚜虫、瓜绢螟、黄守瓜、潜叶蝇等。在防治上,要做到防早、防小,认真观察,发现病虫害要及时治理。如果发生白粉病,发病初期可喷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5 – 7 天 1 次,连喷 2 – 3 次;如果发生霜霉病,对发病地块重喷药,防止蔓延,特别是雨后要及时喷药;如发生霜霉病,可用 8% 乙磷铝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或者 72% 杜邦克露 800 倍液防治;蚜虫,可用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00 倍液喷雾,潜叶蝇可用 48% 乐斯本乳油 1000 倍液喷雾防治。
选种
黄瓜要选择抗病、高产、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优良品种,为此,专家特推荐了以下三个适合在我市种植的黄瓜良种。
“蔬研白绿” 属于极早熟雌性黄瓜杂交种,适合露地栽培,亩产在4000公斤左右。瓜白绿色、有不规则绿色条纹、圆筒形、瘤稀少、无瓜把,长20-22厘米左右、粗3-4厘米、单瓜重200-250g;畸形瓜少、品质好、基本无苦味;较抗霜霉病、白粉病。
“津优一号” 属青黄瓜杂交种,适合大棚及露地栽培。植株紧凑、长势强,瓜深绿色、棍棒形、刺白色、瓜把短、有光泽、肉厚质脆、无苦味,长约35厘米、粗约3厘米、单瓜重250g;畸形瓜少、品质好;较抗霜霉病、白粉病。
“燕白黄瓜” 属于早熟代雌性黄瓜品种,适宜春露地和大棚栽培,亩用种量100克。色绿肥白,瓜长25厘米、横径3厘米,丰产性好,在市场上颇畅销。
育苗
苗床准备 在大棚,挖深10厘米、宽120厘米的平底床坑,床坑长度以便于铺设整条地热线为准。床坑上先铺稻草或麦杆等保温材料,再铺约2厘米细土,然后按每1平方米的苗床铺设100瓦功率的电热线,电热线上最后盖约2厘米的细土。
制营养土
选2-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瓜类的表层土50-60%,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猪、牛粪渣等)35-40%,糠灰或草木灰5-10%进行配制。然后按每1000公斤营养土加复合肥2-3公斤、磷肥3-5公斤、石灰2公斤、多菌灵1公斤的用量,进行充分混合,并用薄膜覆盖,堆沤10天后使用。
装土上床 营养钵规格选8×8厘米为宜,装土深度以距钵口1.5-2厘米为准,并分层压实。成品字形摆放于事先备好的苗床上,四周用土围边护钵。
播种时间 小拱棚早熟栽培,宜在1月下旬-2月上旬播种育苗。
种子处理
先将种子用洁净纱布包成小包(装半袋),在常温清水中预浸15分钟,促使种子上的病原菌萌动;再将种子沥干水后,置于50-55度热水中,保持恒温,烫种15分钟;然后转入常温,继续浸种5小时,再用适乐时1500倍液+1500倍液的云大120溶液浸泡2-3小时;最后将种子洗净黏液,凉干催芽。
催芽发芽 浸种后将种子用洁净纱布包好,放入催芽厢内,温度调至28-30度;黄瓜种子发芽较整齐,一般36小时左右便可发芽。
定量播种 先按每亩125g计算用种量;播种前一天,营养钵的土要淋足药水,用精甲·咯菌晴悬浮种衣剂(亮盾)1000倍液+阿立卡1500倍+中生菌素1000倍液来浇;再将出芽的种子平放在营养钵,每钵1粒,播后盖土、细石、谷子约1厘米;最后浇水、盖地膜、插竹片、盖小拱棚、通电升温。
苗床管理
出芽前注意保温保湿,白天温度控制25-30度、夜间20度,并经常检查苗床岀苗情况;当有50%的种子出土时,要揭去地膜,增加见光量和降低苗床湿度,天气晴好,可浇一次水润土壤,防止幼苗带壳岀苗;从子叶微展到第一片真叶露心,要控水降温,防止形成高脚苗和猝倒病发生。晴好天气要浇水、通风、炼苗,并随着气温升高,加大通风量;移栽前昼夜大通风。
防病虫害 预防猝倒病、立枯病,待苗出齐后,用亮盾1000倍液或杀毒矾600倍液喷雾,隔3-4天再喷一次;防治蚜虫,用福戈4g或阿立卡5毫升加水15公斤喷雾。
定植
时间 在2月下旬-3月上旬、苗龄30天左右,选冷尾暖头天气进行。
打窝 按每40厘米(即窝距)在线上扎一蝴蝶节,把线拉在厢面中间,用开窝器在线两边各打一定植孔,深度约10-12厘米,亩植约2200株。为防治病虫害,应适当稀植。
上一篇:在上海买商住两用房需要注意哪些,是老家买住宅还是上海买商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