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您对“不会楷书的书法家始终算耍流氓”这句话怎样理解?能否说出您的见解?
楷书,书法,书法家您对“不会楷书的书法家始终算耍流氓”这句话怎样理解?能否说出您的见解?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欧阳询《张翰帖》
以上是我的理解,希望可以给予你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这句话的人是一些不了解书法,不了解书史,不了解楷书的书氓。
1、从书法发展的进程来说,楷书不是书法的源头,是经过甲骨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的发展以后才形成的,在书体产生的排座次上只是老五,也可以说是老末。古代名书家李斯、蔡邕、崔瑗、梁鹄等人都不会写楷书,汉末有个不会楷书专写草书的张芝还当上了草圣,这个从不写楷书的书法家二千多年来无人敢说他不会楷书的草书是鬼画符。
2、从书法发展的笔法来说,不是写了楷书就是有了书法基础,更不是写出了楷书就是好书法。因为楷书只是一种字体,写毛笔字要分清是书写还是书法,如果不按笔法来写楷书,写得再好也只是书写,成不了书法,而且是写得越规范整齐越成不了书法,只不过是整齐的鬼画符而已,王羲之早就说过了整齐的字“便不是书”。凡是常说这句话貌似重视楷书、重视楷书基本功的人只能说明他还不了解真正的书法,不懂笔法,楷书之门都摸不着,还自以为写出了楷书之形就是楷书了。楷书有那么容易写吗?下面发几个笔法精彩的楷书,是徐松芒先生书,让大家看看什么是真正符合笔法的楷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会楷书的书法家始终算耍流氓”,这种说法很有趣,可以确定的是,说这句话的人一定书法水平不怎么样,因为这种说法,本身就说明了对书法的认识和理解太片面、浅薄了。
说这句话的人,可能是比较喜欢楷书,也正是在练楷书的这个阶段。那我想说的是,如果那些喜欢隶书的人,或者隶书写的好的人会不会把这句话稍微改一下,“不会隶书的书法家始终算耍流氓”。然后喜欢六朝北碑的人或者书家会不会这样说:“不会魏碑的书法家始终算耍流氓”,玩篆书的一定会说“不会篆书的书法家始终算耍流氓”,写行书、草书的就会说:“不会行书、草书的书法家始终算耍流氓”,大家都这样说,是不是会觉得书法圈很有趣?
再者说,什么叫不会楷书?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写的都是楷书,随便一个人只要写慢点,一笔一画拿毛笔写个字,那也算是楷书吧。那你说说,既然人家都是书法家了,怎么可能还不会写楷书?
现在书法入门的基本功基本上都是从楷书入门的,当然也偶尔有从篆隶入手的人,你能说人家篆隶写的很好的人不是书法家吗?人家还说篆隶比楷书高古呢,是不是这个道理。
可以说,基本练过几年书法的人,楷书是都会写的,关键是楷书写的好不好,这就在于每个人的志趣了。人家田英章老先生一辈子就靠楷书打下的金字招牌,那是人家喜欢写楷书,志趣所在。林散之老先生号称当代“草圣”,人家七十多岁才靠草书赢得当代书坛的尊敬,人家的志趣在草书,你能否认林散之先生不是书法家吗?
即使是当今丑书代表人物:王镛、曾翔这样的人物,人家传统书法的功底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比得上的,虽然他们的创新风格让我们不太接受,但不代表人家就没有水平。任何一件事情要一分为二去看待,切勿一刀切式的一句话否定一切,这不是一个成熟的人干的事情。
想起赵本山的一个捐款捐错了的小品,小品中记者采访赵本山的亲家,谈谈对他的印象,亲家这样说:金刚葫芦娃、黑猫警长等等,记者问怎么都是卡通人物啊?亲家说,大人哪干的出这事啊?
所以,我想对说这句话的朋友说:成熟点。
我是翰墨今香,一个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播者,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才疏学浅,理解不深,不妥望予指正)
不知道标题中所指
”楷书”是哪种意义上的”楷书”。
但从经验来看所指楷书似为”唐楷”,这样的话就是狭隘的。简单说,书法史上:几种书体的一般发展顺序应为:篆隶草行楷。。草书早于行书及楷书(唐楷)。
若从更广范意义上的“楷书”来理解:
楷者,楷模,字范也
其实秦时“楷”为篆,汉时“楷”为隶。。(由隶的快写形成草——章草),北朝时的魏碑为“楷”,晋时小楷较盛。所以“唐楷”,是最晚形成的,现在一提楷书我们往往就靠在这俩字上了。
即便不过度解读“楷书”,我们现在理解的楷书一般有三种:
第一种,魏晋楷书,以钟羲献为代表,
第二种,魏碑楷书,
第三种,唐楷。
所以,说唐楷是基础,初学必先学唐楷有失公允,也不可取。唐楷结体极其严僅(以欧柳为最),笔画书写起笔收笔一招一式,有严格要求,不可逾越。毫不客气地说,常年只习此唐楷,手上肌肉形成记忆积习难改,反而会影响其他书体的学习。书法家钱松君说:“有人问我为什么唐楷不可学,那你只要回答我,自唐以来,有几人是以唐楷闻名于世的,有吗?”。大家想想,正是因为”小楷、魏碑楷”的妍美活泼,范本千姿百态受到青睐而体现于各类书展上,真的,“唐楷”局限性太大了。
如果你不信,也不是不可学唐楷,但恕我直言,千万不可学今人笔下的唐楷,若你不认可,那你不是初入学书没几年,或就是不懂“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手中仅得其下”的至理真言。
其实,一个以篆隶作基础的习书者,他在初学阶段基本功线条练习上,也就为习草打了基础。而以习“唐楷(特别是欧柳)”为基础的习书者,时间越长越麻烦,几乎万人一面,无情感表达,更很难写好草书的连绵,哪怕行书也多是字字独立(而小楷及魏碑一般书写较快,形态多变,不至如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