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您对“不会楷书的书法家始终算耍流氓”这句话怎样理解?能否说出您的见解?
楷书,书法,书法家您对“不会楷书的书法家始终算耍流氓”这句话怎样理解?能否说出您的见解?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古代的书法家的楷书大都写得很好,楷书功底大都很扎实。比如米芾,他的行书风格独特,为后世所大加赞誉,而他的楷书并不为人所熟知,其实米芾在三十岁前专研楷书,取法欧阳询、薛稷、颜真卿等人,米芾的楷书水平也非常高。
米芾楷书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毛笔书法已经渐渐失去了实用性,变成了兴趣爱好,变成了修心养性,陶冶情操的文字艺术。所以在学习书法时,完全可以依个人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方式。学习书法要先练好楷书,要以楷书入门只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共识。但“条条大路通罗马”,书法的学习之路非常宽广,完全可以数车道并行,你看这个方法好,而我觉得那个方法更适合我。没必要强求一致。不练楷书,练习其它书体也完全可以练出高水平。
为什么一些成名的书法家不愿写楷书,或写不好楷书?
一些书法家不愿写楷书,或写不好楷书,其原因有各种各样,但分析一下,无外乎以下二点:
一、楷书艺术局限性比较大,艺术风格、技法水平发展非常成熟,可供书者发挥的空间狭小。所以当今的一些书法家不愿在楷书上花费更多精力。
楷书讲究法度,讲究平正工整,矩矩众多,对书者有各种束缚。从魏晋钟繇、王羲之到隋朝智永,再到初唐四家,再之后颜真卿、柳公权等人将楷书的水平不断发展完善,各种艺术风格非常丰富,技法水平已达峰顶。后人跟随其后只是邯郸学步,亦步亦趋,楷书发展的空间已经非常狭小。所以很多近代和当代的书家更愿意选择发展空间更为广阔的行书和草书来展现自已的艺术天赋,来寻求发展和创新的突破点。因为注意力不在于楷书,所以写不好楷书。是非其不能也,而是其不为也。
唐代褚遂良楷书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书家穷其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专攻楷书,但效果不佳,在艺术性上和创造个人风格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一直处于简单模仿之中。像清代姚孟起、黄自元和当代的二田等人终其一生也只是写成了呆板机械、模式化的楷书风格,全无格调和艺术欣赏性可言。所以,这就是很多书家不愿在楷书上花费更多精力的一个主要原因。某种程度上,想在楷书上有所成就,比行书、草书更难。因为高水平的楷书需要在更大的局限性中、更多的规矩约束中展现出自已的风格特点,要在严谨工整之中表现出灵动、潇洒的活力,其难度之大令很多书者望而却步。
清代黄自元楷书
二、有书家认为,从参加展赛的角度来看,创作楷书作品的性价比不高。
楷书创作费工费力,有时费力还不讨好,整幅作品要求一丝不苟,要笔笔到位、字字精美。一笔未写好就会前功尽弃,殃及整幅作品。而行书和草书的创作则宽容许多,个别瑕疵不致影响大局,有时一些意外之笔亦会增加书写情趣。所以在创作参展作品时,有人更愿意写行书或草书。
近年来,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类国展中,以楷书作品入展者大多是新作者,而那些成名的高手以楷书参展的越来越少,有些人功成名就加入中国书协后,中书协举办的正书展基本不参加,我曾问过个别人其中原因,回答是创作楷书作品太耗费精力,占时间,这确也是实情。
国展入展楷书作品
很多当代书家被行书和草书广阔自由的发挥空间所吸引,不愿受楷书各种规矩所束缚。行、草书的历史经典众多,一些书家被历史上各种风格的行草书作品之艺术魅力所征服,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楷书水平的高低不是衡量书家书法总体水平的唯一标准,更与耍流氓这类下流的词语扯不上关系。
回答完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楷书横平竖直,规规矩矩,看似简单实则最难写,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力很难把楷书写好。特别是一幅作品中,稍有瑕疵,哪怕是一个笔画的收笔没处理好,那整个作品就废了。所以,楷书最考验书写者的水平。所以题主说“不会楷书的书法家始终算耍流氓”话糙理不糙,直接揭了不擅长书写楷书的“大家”的短。但话又说回来,作为真正的书法大家虽然平时书写时喜欢用其他的书体方式创作作品,但作为真正书法大家他一定也能把楷书写好。楷书代表人物有钟繇、二王等,代表作品有《荐季直表》、《宣示表》、《黄庭经》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认识是那个只会楷字不会其他书体的炒作大师,故意神话楷书进而神话自己的炒作。没有哪一个书法家只会一种书体,笔法通则诸体通。不懂书法的盲目跟风,也认为楷书难写,其实恰恰相反。为什么学习书法的都从楷书开始?因为楷书是所有书体中笔法最简单的。任何艺术学习都是由易到难,书法也不例外。书法大家不停留在楷书上不是因为不会楷书,而是因为书法博大精深,学无止境,必须前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楷书只是历朝历代官方抄写文书字体,楷书(秦朝是小篆汉代演变为隶书)除了用于官方碑刻以外,历代书法家留存的笔墨大都是章草,行楷,行书和大草。不管练习什么书体,最终的结果是写出来好的线质,因为一幅书法作品欣赏的是线质粗细,浓淡,飞白,枯笔散聚和字体结构的留白。楷书变化不大,小幅作品欣赏还可以,大幅作品有审美疲劳的感觉!不过我也喜欢楷书,现在在老师指导下正在练习颜体!我最后的目标还是行草!(个人练书法的体会,不喜勿喷!谢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