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到底对立在哪里?
儒家,法家,法治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到底对立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儒法两家的治理是第一,法家的抑恶是可操作、可执行的。儒家的扬善却是不可操作、无标准难执行的。第二,法治一直在不断进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适应人们的新要求、新期望。儒家,却2000年一成不变,被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和人们的工作生活所淘汰。
人治不是儒家发明的,儒家继承了前人的治理,却并无创新。周公易经是显示自己的优越,自证领导地位的合理性。儒家把人治改名为德治,同样试图证明自己有当官、管理民众的合理性。然而,周易虽然并没有被现代科技所证明,但却是历史上实实在在的一个发明。儒家有能比肩周易的嘛?唯一的举孝廉,不是成就反而是污点。甭拿诸如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教理论说事。这些,或属于盗版且没有进步(仁义智信是老子的,礼是周公的),或属于驯化不属于治国的范畴。
法家的公开然符合现代人的崇尚,法家的思辩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传统。法治都现代化了,体系化了。从画地为牢的过失杀人判处死刑,但今天的杀人分故意杀人、伤害致死、过失杀人、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法家思想的进步有目共睹。总之:
能力上的鸿沟,才是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最大的不同。此回答望有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句话概括。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主张以仁政,应以德服天下,不主张刑法。法家说,人之初,性本恶,主张理法,以律法治天下,不服可以重刑斥候。外国人以法起家,现在想学习我们的儒家,我们是儒家传统文化,却在学习国外的法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家与法家,最大的对立在于前者提倡以礼治国,后者主张以法治国。
其实儒家与法家的出发点一致,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之所以产生截然相反的两种不同主张,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 思想核心不同。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信,反应在治国之道上,自然是以仁为政,以礼治国,以信服民。而法家的思想核心就是法治、治人。
二 理论依据不同。儒家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只要用礼乐来教化民众,民众就会安居乐业,不会作恶,更不会造反。而法家思想产生的理论依据是“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而且人的恶性是不可能改变的,必须用法治的暴力手段来制约民众的行为,主张乱世须用重典。
三 政治诉求不同。儒家兴起于春秋,力求维护能够体现贵族利益的分封世袭制度,维护原有的贵贱有序的社会秩序,因此强调“礼”。而法家兴起于战国时期,力求维护的是新兴地主阶级建立的封建中央专制集权制度,这就必须强调法治的重要性。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人以德治国一个依法治国,一个靠上位者自身的道德并用道德感化要求百姓,另一个以严刑酷法约束百姓,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靠德行教化百姓达到遵纪守法,我自己的理解,可能有所偏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家讲求主要依靠依法治国,儒家讲求主要以人为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刚与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区别儒家以人善为本,强调人要加强自身修养,进而做一个好人。法家以人恶为本,强调作恶就会受到惩罚,进而维护社会的秩序!
1.儒家讲求由内而外心悦诚服,法家要求齐之以行。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是: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2. 法家讲究法律的彻底的执行,而儒家讲求家庭孝的重要性,不孝就不忠,重血亲人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