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没有控制好情绪,给孩子发火了,但是孩子还是很皮,心里也很内疚,应该怎么处理?
孩子,情绪,父母没有控制好情绪,给孩子发火了,但是孩子还是很皮,心里也很内疚,应该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前几天去医院看病,在候诊室看到的一对母子至今让我唏嘘不已。
(图片来自网络)
母子二人一进来,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妈妈二十几岁,五官精巧、打扮入时,儿子有四五岁的样子,长得酷酷得、帅帅得,霎是可爱。但五分钟不到,这母子二人的所做所为却让人咋舌。
小男孩儿一进候诊室,眼睛就活了,眼珠子滴溜溜地转来转去,不管看什么东西都稀罕得不得了,转转门锁,扯扯门帘,扭扭水龙头,再敲敲洗手液,一刻也不闲。妈妈跟在身后,忙不迭地去拉孩子的手,嘴上不停地说着:哎呀,这个不敢拿……哎呀,你拿它干啥呀……。妈妈地制止没有起到丝毫作用,小男孩儿还多次扯下墙上的呼叫器,把护士都召唤过来了好几次。最后更是变本加厉的把候诊室的凳子排成一排,开起了火车。把妈妈气得,拉过来按在腿上,就往屁股上揍,但就这挨打的功夫,小熊孩子还又顺手推倒了一个凳子。这当妈的也是要崩溃了,整个房间都回荡着她的咆哮,风度尽失。其他不堪其扰的病人都纷纷皱着眉头,有两个小年轻小声地嘟囔着:欠揍!
家里有一个熊孩子,确实是一件让人很头疼的事情,我经常听到身边的宝爸宝妈感叹:睡着了一个个都是小乖娃,又白又俊;一睡醒就成了小坏蛋 恨得人牙痒!
烫痛过的孩子仍然爱火――王尔德
面对熊孩子的皮,发火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就像上文中的妈妈一样。身体反而会产生应激性反应,还有可能产生一种毒性激素,损害自己的身体。时间久了,身体还会形成创伤性记忆,越来越容易发火。那么有没有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既制止了熊孩子的皮,又让我们不发火呢?
一,停下来,深呼吸;
当孩子成功地激怒了我们,我们想要大发雷霆,发泄愤怒时,我们不妨先在心里给自己按下暂停键,什么也不做,然后深深地呼气,再深深地吸气,重复几次,促进身体与外界氧气的交换,减缓心跳,放松肌肉。然后再想一想:我们的内心里产生了什么想法让我们发火?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事实真的如此吗?发火之后真的有助于改变孩子的行为吗?如果不发火,还有没有其它的解决方法呢?
看一个人成熟的程度 不仅要看他平息怒火的时间,还有看抑制怒火的能力 ,一个随随便便发火的人 一定不是一个成熟的人。
二,接纳孩子,分析原因
平息了自身的怒火,我们接下来就可以温柔地抱抱孩子,让孩子体会到你的爱和包容。再来问一问孩子,刚才你问什么那么做?有时候我们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不一定就是事实。
有一段时间我们单位的工作非常忙,经常要加班到很晚。有一天晚上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看到客厅的茶几上一端摆了大半碗方便面,另一端乱七八糟地摊着书和作业本。女儿和儿子则迷迷糊糊地躺在沙发上似睡非睡。我的火气瞬间不打一处来,把俩孩子骂了个狗血临头:妈妈上一天班都快累死了,你们一点都不知道体贴,还把家里弄成这样……我吧啦吧啦一大堆,俩孩子谁也没敢吱声,很麻利地洗漱睡觉。直到第二天早餐时,女儿才怯生生地给我解释:奶奶做饭少了,他们怕我回到家还没有吃饭,算着我该回来了,就提前给我泡了一碗方便面,让我一回家就有饭吃。儿子看着方便面也想吃,女儿不让,儿子忍不住,久数着数,吃了几口。书本作业没有收起来,是因为我还没有检查签字……
这件事后我吸取了一个很大的教训,就是:聆听。聆听是最好的沟通方式,鼓励孩子表达他内心的诉求,让孩子有机会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仅有助于解决问题,更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独立思维。
此外,孩子毕竟还是孩子,我们不能拿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在闯出的祸事里,有时候他们是出于好奇、或者是想搞一个恶作剧,甚至是好心办坏事,不管哪一种,我们都要首先用无条件地爱来包容他们的不完美,其次,再来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昧蛮做,便大碍于发达。——鲁迅
三,就事论事,约定底限
像前文中那个小男孩儿一样,我儿子小时候也是对什么事情都怀着满满的好奇心和探险精神。在他一岁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对奶奶烧开水的铝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看着烧水壶在炉子上“嘟嘟嘟”地冒热蒸汽非常好奇,总想凑近了摸摸。为此,奶奶严防死守,就怕烫着他。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让他吃一次亏呢?有一次看着水烧开了,就抱着他走到炉子旁边说:小乖娃是不是想摸摸水壶?没事,伸手去摸摸。儿子小心翼翼地伸出了手,不出意外,被烫了一下。从此,他对水壶再也没有了兴趣。
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和探险精神是非常宝贵的,应该好好地引导,而不能一味地打压。因此如何“引导”是关键。
首先,我们在了解孩子内心的诉求后,彼此可以就该诉求约定一个行为底限,如果突破了这个底限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其次孩子在履行承诺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复,我们应当时刻观察,及时提醒;最后,我们还要做一个温柔而坚定的好父母,奖、惩一定要按照事先的约定落实到位。
开始了,你就得认真,不要前后不一致让人不理解。无条件的接纳,温柔坚定地设定规则,规则之内给予绝对的自由。摘自《正面管教》
四,不断学习做成长性父母
都说孩子是望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还有人说,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纵观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钟南山院士,他的父亲钟世藩就是我国儿科学大家,母亲也是一名医生,他的父亲不光对儿子要求严格,而且自己身体力行,退休后还出版了《儿科疾病鉴别诊断》。正是有了父亲的熏陶,钟南山院士年逾八旬还奋战在抗疫一线。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成长,才能开阔视野,更好地引领孩子,而不是成为孩子成长的天花板。
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不发火教育好孩子更是学问中的学问。平息怒火―接纳孩子―约定底限―不断学习,这四步解决法,分享给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首先我们要清楚发火的原因,是因为什么原因冲孩子发火,一般分两种情况。
上一篇:疫情前面能去干洗衣服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