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科举制对中国历史的进步有无促进作用?
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对中国历史的进步有无促进作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隋开科举制,使寒门崛起,开始打破士族垄断局面,人才更加辈出,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1、科举制介绍: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为江南贡院,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另辟有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2、科举制的历史作用: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取国家需要的人才,考生的成绩成为尤略成为选取的标准。这样就打破了自从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按士族门阀为标准的九品中正制为标准的认识任命体制。打破了长期以来士族阶层对权力的垄断.庶人通过科举考试寄身于统治阶层,随人科举只是通向权力的独木桥,真正能过通过的人少之又少,但也为下层人民有机会进入仕途创造了机会,这样就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科举产生于南北朝时期,在随王朝的到了确立,经唐王朝和后世王朝的不断发展逐渐趋于完善和合理,但到宋朝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新情况,宋朝大幅度增加了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使文官的地位高于武官重文轻武从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其积贫积弱。
3、科举制考试的主要内容: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中国科举制度最后一科金榜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案是肯定的!沒有比较难以说清某一制度的优劣。
三年一次的会考一一科举取士,始于隋,止于清末,历经一千三百多年。隋之前,对人才的发现使用,实行的是官宦人家子弟相互推荐的举孝廉。普通人家的子弟再有才能也沾不上边。
隋朝开始的科举取士无疑是一重大改变。无论岀身高低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一旦高中,便可致仕做官。为广大寒门学子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无形中促进了全社会的文化教育和传播,这本身就是当时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得中后难掩的喜悦心境,是读书人梦寝追求的目标。
唐宋时的众多名臣名士,多为进士出身。尤其是北宋,每次取士竟达数百人。成为历期之最!虽版图最小,但文化成就最高。还岀了很多忠臣和清官。
至南宋,科举走向了畸形。朱程理学的兴起,八股文的岀现,使科考题目陷入极小的范围而且刻板。《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一折就是对这一现象的讽刺和批判!
直到清末,西方早已进入新式教育时代,而清朝还在那里摇头晃脑的之乎者也。落后了一大截。
此时的科举制度己成为中国全面复兴的羁绊!随于1905年被废止。各地的新学堂才逐步兴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任何事物都有生,幼,壮,衰,亡,科举也不例外。科举的进步,先进性是不容否认的,但后来他禁锢思想,奴化人才也是有目共睹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天小生讲史好好说一说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首先,科举制度的定义。
科举制度由于采取分科举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制,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唐,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在1905年即清末遭废除,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
然后,科举制度是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利:(1)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2)有利于把考试权收归中央,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名利的刺激下,有利形成社会读书风气,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进士科重视诗赋,这大大有利唐诗的繁荣,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