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科举制对中国历史的进步有无促进作用?
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对中国历史的进步有无促进作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科举制度扩大了通知基础,天下读书人都成了天子门生,从思想上巩固了皇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策的推广实施。其次,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开拓了用人的渠道,使得更多有才干的人得以实现自身的政治抱负。再次,在社会上形成了学以致用的良好风尚,国人几千年来的读书至上的思想便源于此。最后,为行政机构选拔了一定量的优秀人才,提高了行政效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有。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治权利的垄断,使得广大平民子弟也具有了出仕的可能。也是相对的比较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使中国产生了一大批治理国家的人才,更重要的是是使中国文官政治日益成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艺术家,思想家,科学家,对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历史影响和对今天高考改革的影响
(一)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士制度。科举制度之前有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察举制造成了“举贤良父别居,举茂才不知书”的现象。
宋元时期的科举制度,在沿袭唐制的基础上,又根据宋元社会的实际情况,有许多新的变化可发展,科举制度渐趋成熟和完善,成为各级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对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元朝科举制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民族歧视明显,规定从《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科举制度日趋严密。
明朝科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史上一个鼎盛时期。它在继承宋元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称为“永制”的定式,将八股文作为一种固定的考试文体,并将学校教育纳入科举体系。这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学校教育的发展。
清朝科举制度的特点:科举为“国家抡才大典”;科场舞弊丛生,积重难返;学校成为科举附庸。
二)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的选士制度,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其积极影响表现在:
1)科举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通过选拔人才为封建统治服务;
2)科举制度使选士和育士紧密结合,为学校培养的人才提供了出路;
(3)科举制度的特点是个人自愿报考、县州逐级筛选、全国举子定时集中到京都、按科命题、同场竞试、以文艺才能为标准评定成绩、限量优先录取,这样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
但是科举制度不可忽视的存在着消极影响,表现在:
1)对于统治集团而言,学校培养人才需要一定的条件,要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而科举考试似乎可以依靠行政权力,选拔人才,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所以,科举制度逐步受到重视,居于主导地位,学校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
(2)科举制度具有欺骗性,很多人将终身献于科举,以获取功名;
(3)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使很多学子读书只为了做官求取功名,甚至不惜舞弊;
以上即为科举制度的影响,需要辩证看待,有针对性的应用到高考改革中。
(三)科举制对今天高考改革的影响
“科举”实际上也一直在改革、历朝历代的考试内容等都不尽一致,例如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变法时,也改革了科举内容和教育,诸科考试中只保留进士科,罢明经诸科(考试内容限于古一代经书),另设明法科,进士科考试不再考诗赋、经义,而以时务对策为主,在学校教育中,精简经书学习,加设武学、律学、医学等实用科目。但这些改革都随其变法的失败而被废止,说明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灭亡趋势是无法逆转的。但是由于科举的根本目的在于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与行为,使之死心塌地为皇权服务,因而如何改也改不掉“孔孟之道”的内容和“科层”森严的集权组织形式,且越来越僵化教条,最终消亡自是必然。有了“前车之鉴”,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在深人研究如何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应充分分析、吸取“科举”兴衰的教训,以少走弯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科举制合理不合理的这个问题是不是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实这个讨论由来已久。我们一提到科举制就会想到两个人反面教材孔乙己和范进。大家都会说最后疯了多惨,科举害人不害人一纸定终生不公平等等。范进为中举人苦熬几十年最后弄的思维都不正常,最后别人告诉他你中了最后,他自己不信乐疯了,最后他岳父胡屠夫上前看了一眼说,畜生你中什么了啪一嘴巴给他打醒了, 这是多大讽刺。范进这个还算好的了不管怎么样最后还中了。
还有没考上的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那个穷困潦倒受尽他人冷眼旁观,他是站着喝酒穿长衫唯一的一个人。站喝酒说明他生活的社会层的最底层。就是连坐都没有,他又是穿长衫哈,在独代像那些底层干活人家肯定不穿长衫。这样影响干活。穿长衫的一般都是有闲阶层。以前读书都是穿的好吃的好的,他为了维持体面穿着长衫喝酒,这是混的有多惨这是,说了这么多我是不是感觉科技都是罪恶把人整疯了。封建残害毒瘤。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了解科举制,其实科举制并不是贯穿怎么封建社会。
科举制的由来
在古代中国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实有很多种科举制也不是唯一制度,科举制都起源1300多年的隋朝,完善在唐朝,真正把科举制制度定位选拔人才的是在唐代。在塘以前的人才选拔制度为,荐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所谓荐举制就是同过当时有名望推荐做官,三国里面的曹操就是。久之能够做官都是名门世家,普通人家小孩连读都不起怎么可能做的官,所以形成阶层固话导致,这种士族大家长期把持朝政世代为官,完全堵普通人上市通道,这个局面也是皇帝不愿意看到这么对形成对皇权的威胁。到随的时候科举出现恰好解决这个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