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完美主义怎么治愈?
完美,主义,自己的完美主义怎么治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大卫·伯恩斯教授在他的著作《好心情手册》中说,放弃所有的理想目标,只忠于现实和一般的目标,这样你就不会再失望或者沮丧了。你可能会说,“如果我不为理想目标奋斗,我怎么取得成功?”
确实,所以在理想情绪认知中,我们应该选择任务完美主义,而不是自我完美主义。
那什么是任务完美主义呢?就是在每个项目或者任务上,你可以尽你所能做到最好,甚至是完美。你可以试着让任务理想化。但你是不是一个优秀的人不取决于任务完成得是否完美,你仍然是一个想要完美完成任务的人,但绝不是因为完美完成了任务才是一个优秀的人。
所以可以不放弃做到完美的想法,但是要杜绝要求或者必须。你可以告诉自己,“我很想完美的完成这个工作,但是我不一定必须做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完美主义怎么治愈?
心理学对于人格的描述中,有个词叫作“完美主义”,英文是perfectionism。在性格中这种倾向强的人,往往对于自己和他人有更高的要求,而国内外的很多研究都表明,运动员,尤其是出色的运动员,在完美主义上一般都有比较高的得分。拥有较高完美主义特质的人,看待事物和他人时更容易看到存在的问题,他们不断的寻找问题,寻求改善的方法,然后使得自己更加完美。
首先,从完美主义形成的心理理论认为完美主义起源于早年经历和父母的影响。以下几个模型都是经过实证研究证实的。
一、社会期望模型(Social expectations model)
社会期望模型参考了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一般认为完美主义者的父母是极度挑剔的和苛求的。还有部分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他们很可能会模仿父母的自我评价倾向,孩子们可能认为他们的父母是完美的,并努力也成为那样完美的人(Azizi等,2011)。Bandura和Kupers (1964) 为孩子会模仿来自父母的自我强化反应提供了早期证据。这个研究是以这样的观念为基础的,即人们的自我强化是依个体认定个人成就指数的某些表现水准而定的。当他们没有达到成就标准时,就有可能会出现自我否定和自我惩罚反应父母批评是心理控制的一种方式,它能干扰到孩子的自我价值,且心理控制能够预测孩子随着时间逐渐减少的幸福感。Kenney-Benson 等研究表明,母亲控制与孩子的社会决定完美主义形成有密切关系。
二、社会学习模型
社会学习模型认为孩子是通过观察一个完美主义的榜样而变成完美主义的。他们很可能会模仿父母的自我评价倾向,孩子们可能认为他们的父母是完美的,并努力也成为那样完美的人。Bandura和Kupers 为孩子会模仿来自父母的自我强化反应提供了早期证据。这个研究是以这样的观念为基础的,即人们的自我强化是依个体认定个人成就指数的某些表现水准而定的。当他们没有达到成就标准时,就有可能会出现自我否定和自我惩罚反应。
综上所述,孩子的完美主义形成与家庭教养和社会学习有很强的关系,但并不是唯一关系,但这两点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近期研究者对完美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提倡将完美主义划分为适应性、非适应性两种形式。
适应性完美主义是指为了提升自己的素质或境遇,对工作生活设置较高的目标,并能面对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挫败,一旦有成就能感到满足。这类人,虽然有些认真甚至有些偏执,但能和自己、和环境友好相处,适应能力强,生活中不缺乏开心和成就感。
非适应性完美主义是指在外在动力驱动下,对工作生活设置不现实的、僵化的高标准,对错误及失败过度关注,失败后进行过度严厉的自我批评,即使成功也不能使其感到满足。这类人适应能力较差,常常会出现抑郁、焦虑、强迫的症状或疾病,甚至会出现自杀意念。
所以,非适应性完美主义者是天下对自己最狠毒,最严格,最会贬低、虐待自己的人,会活得很累,有些人还会把这些标准用来衡量自己的配偶和子女,造成家庭不和。
这这里,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即完美主义不是强迫症,前者是个性特点,后者是个疾病。
那么在生活中,偏向于适用性的完美主义是不需要改变的,当然有舍必有得,这样要求高的人对另一半也要求很高,所以很难有这样一个ta能与你匹配,首先精神层面都达不到。
而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就需要注意啦,凡事降格以求,学会欣赏自己,减少强迫自己的欲望,也不能强加在别人身上,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①做事情,但要选择做有意义的事情,从无意义的小事上脱离。不
②学会疏解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烦躁焦虑,可以多出去走走,避免待在幽闭的空间。
③如果不行,精神压力过大,一定要去看专业的心理医生,配合药物治疗和临床治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mountain生涯说」独家观点:很多时候完美主义其实是周围人“惯”出来的,想要克服完美主义,不妨偶尔暴露出一些不足,与此同时,我们升级一个思维方式——「成长型思维」
完美主义可能是周围人惯出来的
有些完美主义是被周围的人惯出来的,什么意思呢,比如一件事情你做的好,然后大家赞美你,然后你就做得更好,大家更赞美你,就形成了一个自我的泡沫,直到你达到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境地。
曾经我也是如此,总是希望让大家很满意,总是希望不断的给大家惊喜,但是直到有一天,我认识到这样是无止境的。
所以我开始偶尔暴露出一些不足,偶尔让大家对我失望几次,突然发现这样也挺好的,心想反正我给力了多么次,偶尔不给力几次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这样一想,心态就平和多了。
其实这个让别人偶尔失望的过程,也是你在让自己回归一个人的过程,因为只有神才不会犯错,只有神才完美,而作为人,是肯定会犯错的,很多时候你面对别人对你的这种失望,要能够学会安然处之,这也是与自己和解的过程,而这个时候你就会慢慢的走出完美主义。
克服完美主义的利器——成长型思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