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现在大三,能给我一句醍醐灌顶的话吗?不想再这么浑浑噩噩下去了?
知识,自己的,没用我现在大三,能给我一句醍醐灌顶的话吗?不想再这么浑浑噩噩下去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现在大三,能给我一句醍醐灌顶的话吗?不想再这么浑浑噩噩下去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条友这个问题我见的特别多,
因为我们天亮教育的学员很多都是全国各大高校大三大四和应往届毕业生,
你现在说的大三这个情况我在很多人身上看到过,我也劝说过很多人,成功率在50%左右,
最关键因素还是在学生自己的内心和外部环境,很多时候外部环境在这个时候选择运用更大。
只奉告一句话:
现在不努力搞,等毕业后你只能活在后悔里,所有人都会看不起你,老婆是别人的,房子是别人的,车子是别人的,甚至家里人也会看不起你,而你只能通过十倍百倍的努力来追赶,还不一定能追赶上,也可能成为万千大众当中的路人甲。
我已经见证了太多这样的案例,希望悲剧在条友身上不要重演,奥利给[加油][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人在大四的时候会成为一匹黑马 相信你也可以!考研是一个出路,未来的路还很长研究生生涯会给你一个更好的平台[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天有多舒服,明天就有多累!切记切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现在浑浑噩噩是因为你没有清晰的目标。而且你现在还在上学并没有走进社会,当你走进社会后你有可能才会发现,当初浑浑噩噩的过了四年有多么的悔恨。首先学校学习的知识都是非常有用的。只不过你现在还不清楚他的重要性。3我们经常调侃,学校学的知识早已还给老师,当初那么努力的学习,到了社会,发现没怎么用,真是白学了。学校学的知识真的没用吗?
不是的。语文让我写会了写作,数学让我学会财务统计,地理让我学会看地图,英语让我从事了对外贸易工作等等。
我们整天忙着挣钱,感觉不到这些知识的存在,就好像鱼儿感觉不到水的存在,但这并不代表知识不存在或没有用。我们所做的事情、所说的话会无意间用到学校的知识。
我之所以问“学校学的知识真的没用”这样的问题,只是想告诉大家,学知识别太功利,有些知识现在没用,并不代表将来没用。比如,我是一个文科生,高中数学学过一段时间的编程,我从来没想过当程序员,大学也没学编程,但等我毕业五年后,我想都没想到,竟然转行做了程序员。
有些知识现在没用,将来也没用,但我们也应该学,比如历史。很多学生很反感背诵一些常识,比如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什么?竹林七贤是哪七位,谁发现了新大陆?你的工作中会用到这些知识吗?不会,但这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甚至决策。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选了二十个人。问他们:俄罗斯该不该对乌克兰发动战争?那些能在地图上指出乌克兰的人,普遍反对;那些不知道乌克兰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都支持战争。一个没有基本常识的人是多么可怕啊。
学校的知识有用,它锻炼了我们的多元思维模型。有些知识现在没用,但将来也许有用;有些知识现在将来都没用,但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举止。
说了这么多那么读书到底能收获什么?得到什么?
1 强大的学习、吸收能力
大家都说大学课程是考前突击出来的,一考完试就什么都不记得了.然而这个不记得和没学过依然是两回事.比如,交给一个大学生他曾经学过的一门学科,或许当初他要用一年来学习,但只需要一个礼拜就可以把它捡起来并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不断学习,我感觉自己接受新东西、新事物的技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即使给我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也可以毫不费力的打开一个突破口.
2 工作用的上的专业知识
这个只有在你上到大三才有体会,大三一上专业课,你就会发现专业课学习的内容与你的工作结合的非常紧密,而要弄懂专业课,你需要学好大一大二的基础课.或许你觉得大一大二的基础课无用,但没上过的话,专业课是很难搞懂的.
也许你还没上大学,还是在上高中,但高中学的东西更加重要.如果你们高中阶段因为各省考试内容不一样而学的少了,上大学就会在讲到相关东西的时候非常吃力.
另外,上一年大学你就会有感受,高中阶段真的是接受了非常全面的“常识”教育,这些东西无论在进一步修学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非常有用.
此外,衡量一个东西的价值,用有用无用是有点过分的,学习过程中对素质的提高或许不那么有用,但对你的视野和生活质量是大有影响的.希望你能稍微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其实学习没那么枯燥,学进去也是很有趣的.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几乎所有我认识的人,都说如果能回到大学时期,一定不浪费时间,一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好好读书,为自己的未来好好做个打算。但是谁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