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找到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担心慈母多败儿又怕过于严厉孩子逆反,破罐子破摔?
孩子,父母,自己的如何找到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担心慈母多败儿又怕过于严厉孩子逆反,破罐子破摔?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那这就简单了,这两个维度,四个方面的不同组合,就几乎涵盖了目前父母的教养方式。
1、接受+控制
这种英译过来叫“权威型”,就是父母既用肯定、积极、耐心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同时,又用较高的标准要求孩子,并且帮助孩子努力达到。那么这样的孩子,他们的独立性较强,自尊感和自信心都比较好,而且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喜欢跟人交往,对人也比较友好。
2、拒绝+控制
这种叫“专制型”,就是父母很好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意愿,对他们的态度也比较消极,但是又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对违反规则的行为很愤怒,会给予严厉的惩罚。这样的孩子上学前容易焦虑和退缩,在同伴交往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敌对行为,到青春期后,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都比较差。
3、接受+容许
这种是“放纵型”,就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对规则基本视而不见,也很少训斥孩子,这种孩子很容易不成熟,比较冲动,也容易有攻击性,没什么责任感,合作意识也比较差,很少为他人考虑,比较自我。
4、拒绝+容许
也叫“忽视型”,这种父母对孩子缺乏关注,不愿意理睬,比较厌烦,孩子能够感受到的亲情关系比较淡漠,亲子互动很少。这种孩子有较强的攻击性,很少为别人着想,对人没什么热情,也不关心别人,青春期时候非常容易出现不良行为。
综上所述,只有第一种才是最靠谱的教养方式,其实爱和控制本身不冲突,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已,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没搞清楚,把这两件事混淆在一起了,其实,我们本身就可以无条件的爱孩子,同时,也可以对孩子提出要求,帮助孩子努力做到!
我是痞子的蜕变,欢迎分享不同观点,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孩子也都需要父母的爱,但对于孩子来说需要爱,更需要规矩。因此,父母教育孩子既要爱也需要规矩。
几乎每个父母都知道规矩和爱在教育中不可或缺,但也几乎每个父母会认为做规矩要比爱孩子难的多。确实,爱自己的孩子,常常是一种身不由己的本能,而做规矩,却往往要逆着这样的本能去限制孩子。结果就是很多父母明明知道什么是规矩,却不忍心给孩子做规矩。一个人若只知道疼爱孩子,却不忍心去管教孩子,这样的人谈不上是一个真正的父母。因为“养不教,父之过”。
不能凭情绪做规矩,很多人口口声声说孩子是自己的最爱,但是当孩子让自己生气时,对孩子的爱,马上就敌不过自己的怒气,其结果就是随着自己的情绪做规矩,动辄怒吼暴力。这样的爱只存在孩子可爱的时候,这样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做规矩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孩子害怕父母,而是让他们敬畏规矩。
在开始做规矩之前,要做很多的准备。首先要好好分析,为什么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习惯,应该怎样解决。例如孩子不好好吃饭,多半是因为进食没有习惯,特别是零食随手可得。家长首先要给孩子定一个规矩,把你的规矩要求给孩子讲清楚。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你可以选择,要么这样吃饭,要么你就没有的吃。如果你这顿不吃,要过一个下午,我们吃晚饭的时候才能吃。”如孩子拒绝吃饭,你不要训斥,平静的接受。但是说到做到,如果中间孩子说饿了,需要吃东西时,可以嘴软,但不要心软。你可以说:“宝宝肚子饿了,妈妈知道,因为宝宝没有吃中饭,但是,这是规定,妈妈也没有办法,我们看看还有几个小时就可以吃饭了。”这样讲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如果你很得意的去奚落孩子:“谁让你不吃中午饭的,你厉害啊,下次要听话啊。”你这是在激发孩子和你的对立和不讲道理。如果看到孩子开始有求与你了,一面训斥,一面给食,你既没有爱,也没有规矩。
当孩子的行为有所改变时,一方面要理性的肯定,另一方面心里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孩子的行为会反复,这是他在拷问你规矩的界限是否坚硬,但是第一次认真的规矩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做规矩时和孩子要保持很近的距离。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做规矩,常常是距离很远就大声的喊叫,这样做规矩过于随便,而且容易情绪化。很多父母做规矩失败,就是因为随便。既没有平时的敬畏气氛,也没有铺垫,说做规矩就做规矩。父母自己这样的喜怒无常,不仅很难让孩子产生敬畏,相反很容易让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对抗,这样做规矩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慈母不一定“多败儿”,真正毁掉孩子的,是这3种性格的妈妈!
在中国很多家庭中,家长都有溺爱孩子的问题,尤其是独生子女这一代,很多孩子都被爸爸妈妈的溺爱宠坏了。
其实中国人讲究“慈母多败儿”、“惯子如杀子”,古人早就给我们总结出了教子经验,可有些家长还是一意孤行,对孩子总是尽最大可能去满足。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事件:一位母亲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当这个孩子和同学发生暴力冲突时,母亲也只是微微教导,告诉孩子不要再有下一次。
可被惯坏的孩子怎么会听妈妈的话,还是一如既往的和同学起冲突,终有一天,当法律再也不能保护他的时候,他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终于,孩子的母亲崩溃了,看到儿子如今这样的下场,自己仍不知悔改,只是埋怨为什么有人抓我的孩子。
慈母真的“多败儿”吗?什么性格的妈妈更容易毁掉孩子?
事实上,心软慈祥的妈妈不一定会害了孩子,因为只要大家有是非观,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然后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再心软的母亲也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怕只怕妈妈什么都不懂,对孩子太在乎或者太忽视。
哪种性格的妈妈真的会毁掉孩子?
1、控制欲太强的妈妈
上一篇:在你最触动感情的时候,有没有写过让自己都很惊讶或者佩服的诗词文章?分享你的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