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天时地利人和,到底讲的是什么内容?有何依据?
地利,天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人和,到底讲的是什么内容?有何依据?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天时地利人和是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指的是当时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后来被引用为人们成功之路上的三个要素,天时是指成功之路上的机遇,而地利指的是成功之路上的环境和条件,人和是指的综合的实力,也是成功的关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最早的说法。用于农业管理。
《荀子·王霸篇》:“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1)让农民质朴地尽力耕作,不要太疲于奔命,则不会错过农时,也不会失去肥沃的土壤。所有做事的人都这样专心的尽职尽责,那么所有的事情都不会荒废。
2)荀子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 “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
二、军事作战方面。《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1)意思是作战中,有利的时令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形不如得人心。
2)孟子所指的“天时”是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利”是指有利的地理环境和地形条件,“人和”指的是人心的向背。
三,三国演义里,传得比较广。诸葛亮在与刘备分析的。魏得天时,吴得地利,蜀国只有得民心。这个应用在政权统治里。
实际上,这里讲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利用。
农业上,注意气候农时;土壤阳光,人的尽心尽力。
军事上,注意天气,例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接东风。地利,注意险要地方。人和,军心,民心。国民党主要是失民心而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时地利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小》一书,叙述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天时地利人和告诉我们,成就事业要顺应这个规律。天时地利人和在战争中显得尤其重要。
古代利用天时地利战争而取胜的例子很多,典型的像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曹操率领百万大军想一举击败东吴国,于东吴国对江而峙。有一天,东吴将士用十艘大船,上面放满枯枝杂物,浇足油,用布遮挡起来。船尾系上小船,以利到时逃脱。虽然时值冬季,那天天气温暖,又起东南风。船到江心时,船帆全部升起,很快驶入北岸。曹操军队以为降兵到来,暗自窃喜。突然,十条大船全部燃烧火起,冲向敌营。曹操军营措手不及,船船相连难以逃脱,火借风势,顿时一片火海。
周瑜见北岸起火,马上带精兵功击。曹操军营大都是北方人,既不会水战,又不服水土,身体早已疲惫。眼见对方阵势,吓得崩溃而大败。
这次战役的胜利,是周瑜等人充分利用睛暖天气和东南风这个难得的天时,加上水面作战这个有利的地利条件而取得的结果。
孔明的“草船借箭”也是利用大雾和东风这些天时条件,加上水面能够行船这个有利的地型条件,从而取得借箭成功。
在现代历史战争中,天时地利人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像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解放战争中,面对武器装备精良和数量对比相差很大的国民党军队,中国军队在毛主席的领导下,采取避实就虚和各个击破,在运动中寻找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等作战方针。等到时机成熟,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功,直到最后取得胜利。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我军采取《论持久战》的精神,从防御到相持,再到反功,逐渐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经过长期的艰苦抗战,最终取得胜利。
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功是毛主席审时度势、根据敌我双方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或略方针。也是对时机的正确把握,即天时的正确运用。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争取城市,是毛主席根据中国国情和地理特征而提出的战略思想。农村地域广阔,山区、丘林之多,进可功、退可守,有很好的掩蔽性。能发展根据地,能发动群众,能生产粮食保证自给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利用地利条件来逐渐发展壮大。
没有哪一次战争的胜利,不与天时地利人和有关。地利比天时更重要,天时要有地利作基础。比如打伏击战,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型,像山沟茂林等,这种地型打伏击战最容易胜利。
人和是一切战争的基础,军队只有团结一致,人心所向,才有战斗力。否则,军心丧失,内部分裂,是极其危险的。抗日战争,国共合作,一致抗日,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对外,这些都是人和的具体表现。国民党部队为什么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独裁统治,丧失民心,与民为敌。军队各自为政,力求自保,派系分争等。“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些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
人和还突出表现在解放战争后期,许多城市的和平解放,许多国民党将领弃异投明,使百姓免遭战火之苦,使许多战士获得重生。以和为贵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是战争中最大的胜利。
天时地利人和,讲的就是成功的三要素。在整体团结一致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天时条件,地形条件等有利因素,化被动为主动,克服困难,直致成功或取得胜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时是指客观自然规律,非人能掌握或者创造,只能顺应他
地利结合当下所处的时空点,特有的行业或者地方情况,自然优势,物尽其用,
人和,人是完成衔接事物事情发展主要环节,相互包容,大局为重,和则生,以和为贵,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攘外必先安内,人心齐泰山移!
上一篇:对方先动手,还手时打伤对方,导致对方住院,这种情况我方需要承担医药费吗?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