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天时地利人和,到底讲的是什么内容?有何依据?
地利,天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人和,到底讲的是什么内容?有何依据?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一个,天时,春天快结束了,就不要想夏天 冬天的事情了;
第二个,地利,靠近沂水,就去沂水游泳,不要说我要游长江,这边有舞雩台,就到这里吹吹风,不要说别的;
再加上人和,五六个大人,六七个小孩,不要说只有一百个人你才出门,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时地利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具体指代,个人理解,可以借用《孙子兵法•计篇》的“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而“人和”则可以理解为“道、将、法”,尤其是道。
那道是什么呢?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简单来说,就是得民心,民愿意为之死。
至于“将”所需要的“智、信、仁、勇、严”,“法”所需要的“曲制、官道、主用”,这是得民心、修得人和的重要因素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荀子·王霸篇》:“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让农民质朴地尽力耕作,不错农时,不失沃土,尽职尽责。荀子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 “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意思是作战中,有利的时令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形不如得人心。
孟子所指的“天时”是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利”是指有利的地理环境和地形条件,“人和”指人心向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地与人三者的关系构成了中国文化思想哲学中的三大视野与领域。所谓天者,可以理解为先天天赋、神性神奇和天道主宰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谓地者,孕育滋养万物的所在犹如大地之母,可以理解为自然属性、生态风物和后天勤勉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人要实现造福世界实现自我就必须要学会沟通天地。一个人的力量和作用是渺小的微弱的,所以需要更多的人团结起来联合起来才可能去战胜困难挑战实现美好幸福和谐的人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孟子的话。按我们现在的文明进程,应该反过来看人和地利天时,渺小的人类怎么能大的过天,举个例子吧。现在的疫情就是最好的证明。而这个瘟疫对于天,又算的了什么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时地利人和,这句话出自历史文献《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单拆开看,天时,指的是自然气候条件;地利,指的是地理环境;人和,则是指人心的向背、是否统一凝聚。
追溯文献的背景,这句话是描述古代战争时候需要考究的三大要素。并且孟子提出三点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一点。再之后,《孙膑兵法·月战》中提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他认为.天时、地利、人和三项条件缺了任何一项,即使能暂时取得胜利,也必定留下后患。
随着历史更迭,越来越多的人用“天时地利人和”去形容局势。这六个字逐渐丰满起来,变成了成语,根据不同的情景表达不同的含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好机会最佳时机良好人际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对方先动手,还手时打伤对方,导致对方住院,这种情况我方需要承担医药费吗?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