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天时地利人和,到底讲的是什么内容?有何依据?
地利,天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人和,到底讲的是什么内容?有何依据?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成语语出《孟子》。原文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天时,指时间上(机遇)的优势;地利,指空间(地理条件)上的优势。古人说话好简略。“天时”,应当理解为顺应上天赐予的时机;“地利”应当理解为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人和”,应当理解为人心的向背,心之所向。应当看到,天时与地利都是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再好,再有利,也只是促进事情成功的一个方面,最终决定事情成功与否的还是主观因素,即“人和”。孟子在他的话里阐述了在战争中天时、地利与人和的相互关系。这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人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众志成城”,他强调的是人的力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天到了、你应该去.播种甚么?
高山平地、你应该去.种点甚么?
你究仅又、该如何去.播种什么?
………………
其实,只要熟知者、必事半功倍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时地利人和》是孟子写的一篇文章。
天时,指适合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荀子曾经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论述过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但他并没有区分谁重要谁不重要,而是三者并重,缺一不可。
孟子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 和之间关系的,而且是观点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 之,“天时”又次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时机 地理位置 人心和睦,成事三要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好学习中国文化是个中国人都知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古人的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天!时时在变,地!勤劳有利,人和!指的是人体需要平和才能健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时:既指有利的自然气候条件,更指有利的政治环境条件,如三国是的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指占有有利的政治条件地利:泛指占有有利的地理条件,如三国时的孙权就占有长江天险人和:指人心向被,上下一心,和谐团结,如三国时的刘备就占有人和一般讲“人和”比较符合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和为贵”的追求,所以古话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说法,实际上“天时”、“地利”“人和”都是既辩证又矛盾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如三国是的蜀国随占有“人和”和“地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最后不也衰落了吗,而占有“天时”的魏国却一直强盛.但总的讲“人和”较被人接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对方先动手,还手时打伤对方,导致对方住院,这种情况我方需要承担医药费吗?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