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说和正史出入较大,会不会误导孩子这就是历史?
历史,小说,正史小说和正史出入较大,会不会误导孩子这就是历史?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小说和正史出入较大,会不会误导孩子这就是历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给你做一个肯定的回答,绝对是会误导我们的孩子的。
小说一定要演绎和杜撰,才能吸引人,小说是要在历史的基础上通过些野史和作者的夸大,让作品更有吸引力。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年龄段的。我小的时候非常喜欢听小说。《岳飞传》《呼家将》《杨家将》等等,很多作品。后来听《刘邦传》《明朝那些事儿》等。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我读了很多历史的真实资料,以史为鉴,读史有经验。我发现我一个成人都会被小说和电视剧、电影误导,更何况是孩子了。
史官们把各个朝代皇帝的出生,大多数都有祥瑞之兆,或斩蛇或真龙附体,事实上历史上草根皇帝都是被逼无奈,时事所迫。他们都是普通人。
其实现在最可怕的并不是小说,而是有一些胡编乱造的历史电视剧连续剧,又是穿越,又是上天入地的。古人也是人,在没被写入历史之前,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将会成为一段历史。
呼吁我们的电视剧、电影导演。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以典为剧。
为我们的孩子们创造出真正的历史经典剧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说和正史的出入较大,肯定会误导孩子们认为这就是历史,是真实存在的。
其实本人在孩子时代就是这样的想法,由其是在小学时代。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还是有限的。
虽然当时没有读过这些古代小说的原著,差不多都是从影视剧中了解这些小说故事的梗概。
但这些影视剧,大都是国家媒体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改编的。里面的故事、人物、事件情节和原著相差不大。
再加上当时的知识条件有限,所以就一直认为,小说里发生的人和事都是真实存在的。当时的社会场景就是这些样子的。
到了稍大些中学时代,就有机会接触到了一些古典原著。由于受到影视剧的影响,就会对号入座的拜读了这些大作。
对里面的人物、事件作了重点观注。并随着书里人物的喜怒哀乐,而喜怒于形色。跟着该高兴的高兴,该愤怒的愤怒。并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而一块去探个究竟。
我最先拜读及最有兴趣的就是《水浒传》,是施耐庵写于元末明初。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里面写了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
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
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总共有120回本计,前70回讲述各个好汉上梁山,后50回主要为宋江全伙受招安。为朝廷效力,以及被奸臣所害。
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使我前些年注意到《水浒传》的历史原型。
宋江起义军轻轻地离去,终究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无碑无墓,只有史册中的只言片语。是北宋宣和年间,在山东水泊梁山有一伙以宋江为首的起义军。根据《宋史.候蒙传》、《宣和遗事》等记载原来主要有36位英雄。
是一支纵横几省、转战南北的起义军。后又据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宋江一伙终被招安。加入了宋军征讨方腊的大军,在方腊被镇压后,宋江一伙又再举义旗,最后还是被宋军打败,全部被处死的悲剧。
后来,可能作者有感于宋江起义有“替天行道"的义举。就根据民间传说,结合虚构的一些人物、事件。作出了《水浒传》这部巨著。
其实当了解历史原型后,还是有些惊诧的。这与小说原著相差还是很大的。有些顾此失彼的感觉。
但静下来仔细一想,小说毕竟是一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其主要目的就是起警示、教育后人的作用。
其实,这种误导也只是对真实历史人物、事件、情节有些误差。对虚构的部分有些信以为真。
但正是由于里面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豪侠义气,同情弱者,匡扶正义等情节。
里面虽有些封建的东西,但对我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性格的形成没有什么影响。
在这里,还是要感谢在我年轻时它带给我的乐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的问题真的很好,我的答案是:一定会有误导。但误导有多严重,又该如何引导可能才是作为家长更关心的问题(因为本人偏好三国历史,所以会全程使用三国的例子)。
所以,先来讲讲小说具体会有哪些误导:
1、 捏造历史事件,或者张冠李戴
比如过五关斩六将这件事就是历史上没有的。关羽掌中兵刃应该是长矛一类的武器而不是宋代才出现的偃月刀。
华雄是被孙坚杀的,蔡阳是被刘备杀的,都没关公什么事情。
事件错误,其实严格来说只能算是小的问题。因为除了专门研究历史真相的特定人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历史更多时候只是故事。既然是故事,那么谁讲的精彩谁的受众就多。小说肯定要比正史读来更有趣,小说的魅力也就在这里。通过精彩的设计,让史书中干巴巴的内容丰满起来,让史书中冷冰冰的人物鲜活起来。只要历史的大方向没错,历史事件的真假,其实影响真没那么大。
真正有影响的是价值观和历史观。
2、 人物脸谱化,非黑即白的二元论
在强烈的尊刘贬曹态度下,曹操从出场就是个奸诈的小人,刘备一直到死都是仁君。这首先就不符合人性,一方面人性是复杂的,在面对不同问题的时候会表现出不同的一面,曹操也有仁义,刘备照样奸诈;另一方面,没有谁生来就是好人或者坏人,人的性格特点、行事作风在受基因影响的前提下,同样会受到外界环境的改变。
脸谱化背后是正统的争斗。而正统代表正义,这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历史观。如果站在历史长河去看待问题,那么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才是真正正确的历史观,将历史的发展不归因于个人而是时代的特点。谁做的事情更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更有利于时代向前发展,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刘备的行为,在客观上其实加剧了国土的分裂、人民的流离失所。站在这个角度,刘备还能被称为仁君吗?
上一篇:宝宝九个月,宝妈的胯骨抬腿会感觉到疼,正常吗?怎么缓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