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如果你是鉏麑该怎么做?
晋国,国君,秦国历史上,如果你是鉏麑该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历史上,如果你是鉏麑该怎么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 发生在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事件,事件的主角赵盾是晋襄公时期的一位举足轻重的卿士,由于赵盾的才华和机遇,在襄公的老师阳处父举荐下,仕途“更上层楼;”赵盾成为全国军中的最高职务一一中军元帅。在阳处父的帮助下,又成为“正卿”,真正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赵盾是一个干实事且依法治国的良臣。他在行政管理、刑事法制、民事经济、具体实施,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在赵盾执政达二十年之久的时间里,一直进行着治理、完善这几方面的法制工作。
就在晋国君臣一致治理晋国时,襄公不幸去世,谁来继任晋国国君?襄公在世时,公子雍就作为“储备干部”派到强大的秦国锻练,官至亚卿。强大的秦国作为我们的邻居,又由本国培养的官员回去作邻国国君,所以赵质希望公子雍回来继位。
而赵盾的副手中军佐贾季反对,说:“不如立公子乐”,赵盾不同意,理由是公子乐的母亲侍奉过二代国君,名声不好,他的儿子继位,名不正则言不顺。
争论归争论,双方各派人手去迎接二位公子回国继位。但是,强势的赵盾派人把公子乐等人一网打尽,贾季被怒火烧昏了头脑,你有初一,我有十五,也派出杀手把赵盾的坚强同盟阳处父杀了,这当然是一步“初级臭棋”,因为赵盾依然执政,而且更加深了赵盾的仇恨。
秦国用军队敲锣打鼓的送公子雍回晋国任国君,但是,事情有了戏剧性的变化。由此想起了孔子的名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孔子不是瞧不起妇女,相反,他认为女人的力量有时足可颠倒乾坤,所以发出感叹,如果女子加上小人,就足以“天下无敌了!”
关键的改朝换代时刻,弱女子为弱儿子的前途,发出惊人能量,“若有万苦,皆加吾身”。公子乐的母亲穆蠃不因赵盾的决定而放弃一线希望,她带着儿子夷皋到赵府“一哭二闹三上吊”,口口声声“先王尸骨未寒.....”不知何故,精明能干的赵盾竟然改变了主意,放弃秦国的公子雍,改立公子乐继位,并且与秦国军队打了一仗,于是秦晋交恶,怨恨于此结下。
由于公子乐即晋灵公平庸无能,所以赵盾的威望日炽,在处理国际国内的问题上,手段软硬兼施,终于在匡护晋国的霸业上,作出突出贡献。
晋灵公长大了,胆子也肥了,他见不得赵盾的強势风格,于是处处利用国君身份与赵盾为难,而且晋灵公也逐渐变坏了,变成一个“低级趣味的人”,他用弹弓打路上行人,以此为乐,同时晋灵公开始在宫中乱杀人,赵盾等大臣屡次劝告无效,君臣之间开始产生裂痕,强势的赵盾是否有废旧立新的念头,司马迁没有记载,不得而知,而晋灵公这个二杆子大王却因此买凶杀赵盾了,这个刺客就是鉏麑。
......晋灵公王宫内室外的一间房内,一个官员衣冠整齐的端坐榻席,一灯如豆,透过“牛肋巴”窗条,在灯光摇曳下,影动人不动,神色凝重,正气凛然。他在等待晋灵公的接见。
室外的千年大槐树的浓阴下,一个如鬼魅似的黑衣人,高大的身躯外是一身短靠打扮,黑布把头罩住,只留下一双神色凌厉的眼神,犹如手中所执的厚脊薄刃短刀,闪现出一抹寒芒......
黑衣刺客的眼光突现一丝犹豫。白光一闪,手握利刃的手却微微颤动,这是一个职业杀手不能容忍的低级水平,内心的强冷如铁是每一个杀手的基本素质,王室顾佣的一流杀手这时看到什么了?
轻微一叹,杀手鉏麑心中浓浓的杀意在消退,“这是一个正人君子!”心想道。头脑中敬佩之情和必杀之意在激烈争斗!
正襟危坐的赵盾是一个忠臣,言谈举止是一个正人君子的名片!
然而责任与正义也纠緾在一起一一“杀忠臣和违君命,都是大事,都是一样的大罪!”
罢、罢、罢!“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的这句话是否为这件事而发,不得而知,但是,司马迁的《史记.晋世家》却祥细记载了此事:“......叹曰,杀忠臣,弃君命,罪一也,遂触树而死。”
回到正题,也是结束本文的回答
如果我穿越回春秋中期,我的“三观”是周礼和诸子百家的混合观念的话,我会把带来的一壶“烧刀子”红苕酒全部一饮而尽,在酒酣耳热之际,高声大唱:“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歌声惊动宫中侍卫,当他们赶到时,只见一黑衣男子的肚子,已经被一把名牌王室用刀一剖到底,花花绿绿的肠子在冬日的寒风中冒着热气.......刺客的脸朝向他家的方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鉏麑chú ní是晋国著名的大力士。鉏麑在史籍《吕氏春秋·过理》中记作沮麛,在史籍《汉书·古今人表》中记作鉏麛,而汉朝史学家刘向在《说苑·立节》中则又作鉏之弥。其实,鉏麑是个有正义感的晋国人,赵盾的勤勉和正直感动了他,实在不忍心刺杀赵盾,陷入了“不忠”、“不信”的两难之境,最后他选择了自 杀,一头碰死在门口的槐树下。
鉏麑选择了以触“槐”而死来明志。当他陷入了“忠”与“信”的抉择之时,他不能对不起国君更不能对不起人民,他只有选择死来成全自己的“忠”与“信”;于是他选择了死而且是触“槐”而死,因为槐树是忠诚与信义的象征,只有触“槐”而死才能表明和寄托自己的“忠”与“信”,如果我是鉏麑我也会和他同样的选择.
上一篇:我没读书,现在技校要等到九月份开学,现在才三月份,我应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