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和心学大师王阳明能学到什么?
良知,自己的,圣人和心学大师王阳明能学到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王阳明生于我国农历的1472年9月30日。他的祖上是著名的琅琊王氏,24孝里“卧冰求鲤”的王祥就是他的先祖,书圣王羲之是他先祖的旁支。王阳明从小聪慧过人,胸襟眼界更是远超凡人。有很多书本中都有所记载他小时候的一些事,如果感兴趣可查阅资料,这里就不一一道来。
2、五溺时期
王阳明自幼聪慧过人,精力超常,异常好学,在他笃定于儒学之前,先后学了五样东西,即所谓的“阳明五溺”说。
先是游侠,他想做个大侠,经常练武耍剑,但后来想着当侠客闯荡江湖,没什么出息。
后来就学骑射,骑马射箭,学兵法,当孩子王,指挥小朋友排兵布阵,这为他后来的百战百胜打下了基础。
沉迷于辞章之学,学李白杜甫苏东坡作诗写词。
学神仙之术,他跟很多道士交了朋友,经常与道士坐而论道,探讨仙家法术和长生之术。
后来又学佛教,参禅悟道,与和尚一起打坐悟道。
王阳明能百战百胜、文采斐然、书法出众,他的“心学”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何尝不是他少时的杂学之功!
18岁那年,王阳明去江西上饶,拜访了一个大儒叫娄谅
,娄谅跟王阳明说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圣人必可学而至”,这句话一下击中了王阳明,从此让王阳明坚定了决心,他的目标是要成为圣人,要做孔孟那样的圣人!
3、科举与仕途
王阳明21岁乡试成功,考中举人,22岁参加会试失败。25岁那年参加会试还是未能成功,28岁重新参加科举考试,这次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了仕途。
4、龙场悟道
因宦官刘瑾之祸,王阳明远谪贵州,辗转万里,几遭不测。王阳明在龙场这等苍凉之地,日夜端居静坐,以求静一,忽而大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求之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句话就代表龙场悟道精神。这个话其实和释迦摩尼在顿悟以后的话几乎一样,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睹启明星突然顿悟 他说什么呢,他说:“咦哉,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就是说众生 我们这些普通人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都跟如来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妄想执着遮蔽了它,所以不能证得。所以王阳明所说的“良知自在人心”,这个你可以把它对应为佛性。
因为与佛祖顿悟之相似,古代的很多人批评王阳明就说,他那根本不是新创的,他说的就是佛性,要知道宋明理学年间,说谁是佛法是骂人,因为他们排斥佛老。王阳明说我不是佛老,我说的是良知,但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这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
6、我心光明
王阳明57岁时,自己轻舟返乡,从南宁回来路过广州,在广州休息了一下,从广州上船,走到了江西境内,王阳明就不行了,他的身体已经彻底被掏空了,他身边有一个学生叫周积,是江西南安府地方官。当船行到青龙铺,大概早上八点左右王阳明去世。逝世之前,周积问他:“说先生有什么交代的没有?”王阳明留下了这句千古名句:“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或者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然后就在这个舟上离世了……
三、王阳明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1、王阳明思想的前三变,异质的转变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指出,王阳明在悟道之前,即“得其门”之前有三变:①泛滥于词章,②出入佛老,③龙场悟道。这一部分与在前面王阳明的生平中有述说,在此就不再赘述。
2、王阳明思想的后三变,同质的发展与完成
王学的后三变与前三变不同,前三变是异质的转变,后三变则是同质的发展,是同一个系统的圆熟完成。
①默坐澄心:王阳明在这个阶段教人“存天理,去人欲”,所谓天理就是本心、真我,所谓人欲就是私欲习气,假我,已渐渐地向良知之说靠拢了。
②致良知:王阳明在五十岁前五年间,平诸寇,擒宸濠,在军旅中讲学不辍,属于学问和事业的鼎盛时期。在五十岁之际,便正式揭示“致良知”三字为口诀,成立讲学宗旨。
什么是“致良知”呢?就是在能分辨真我和假我之后,知是非善恶的真我,将其扩充到底,使它在行为过程中占据主宰地位。
③圆熟化境:这是王阳明五十一岁以后的晚年境界——圆熟化境。这和孔子所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类似。这种境界是不习不虑的良知,并不是习气中的直觉本能,而是随时当下的真实呈现。此时,天理自存,人欲自去,良知真宰,融入化境,圣人气象显。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私欲早已消失殆尽,良知在他脑海里根深蒂固,不管他随意做什么,一定是符合良知的。
王阳明成学前的三变,是“自我发现”的过程;悟道以后的三变,则是“自我完成”的过程。从“自我发现”到“自我完成”,亦正是他一生践履的过程,这不是思辨的事,而是实践的事。
四、王阳明哲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良知之天理
王阳明在《传习录》提出,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也就是说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它最内在的真诚恻怛的本体自性,便自然而自发地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天理,如在事亲便表现为孝,在从兄上表现为悌,在事君上表现为忠,便是所谓天理,也是所谓的道德法则。
2、知行合一
据《阳明年谱》记载,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次年,主讲贵阳书院,开始提出“知行合一”之说,但最初学生并不真正理解知行合一的宗旨。
“知行本体”即是良知本体,也是心体。知行本体原本是一体的,它之所以不合一,是因为被私欲所遮蔽,所以必须有“致”的功夫使其合二为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传习录》
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件事。也就是说当我们心知善恶时,便已好此善、恶此恶了,这时“知是行之始”,当我们知善恶,并把其具体到实践中去,所以“行是始之成”。这时的行,已由内而形诸于外,内外通而合一。
知得真切,知得笃实,便是行;行得明觉,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过程与行的过程是相终始的。
3、心即理
“心即理”是传统心学的重要命题,由宋代陆九渊首提,后由王阳明完善。
陆九渊之学,在由本心实理流出而为实事实行。阳明之学,在致吾心之良知以正物成物。故曰:“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即是事事物物皆得其正,皆得其成。一切事物皆在良知天理之润泽中而得其真实之成就。摄物以归心,心以宰物、以成物。所谓“心与理一”“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皆在这个意义上才能了解,这也是“心即理”(良知即天理)最中心的义蕴。
结语:
王阳明心学需慢慢品味、思考,需要你全身心的投入,方能体会到阳明先生的思想历程。他的心学义旨,并不是浮于表面的鸡汤或佛老思想。相反,读懂他的“致良知”“四句教”“知行合一”,仿若醍醐灌顶,有柳暗花明之感。
上一篇:美国邀请钟南山去美国你们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