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和心学大师王阳明能学到什么?
良知,自己的,圣人和心学大师王阳明能学到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追赠侯爵。
王守仁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阳明集大成。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的直接源头是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阳明心学和与陈献章的学说堪相一致,已是学界的共识。
王明阳是一个心学大师,看待万物非常淡然。对功名利禄不争、不怒,拥有伟大的胸怀,如圣人一般的存在于那个时代。他极力的推广提倡天理,不管人的欲望。他倡导一个人存活在世上,就应该将天理与自我良知合二为一,合为一体。把伦理道德的价值看的很重要,他说人应该去除一切的欲望,人不能心存恶意,一个人有什么心机,决定着他有什么样的终点。一个人的欲望就是一个人的痛苦,欲望愈多,痛苦愈多。
倘若一辈子在追求功名利禄的途中,他这一辈子都是碌碌无为,毫无意义,在勾心斗角的痛苦中走往漫长的一生。驾驭不了的欲望,根本不要去想,也不要去伸手够,因为那是你痛苦的起点。
平凡的生活中,不要好高骛远。人生最怕的就是没有本事,却心比天高。自己的资金、能力、背景这些不足以支撑你追求时,不要想太高大上的欲望,你的能力决定你所拥有的一切,不要让自己生活在无止境的痛苦中,这就是王明阳对生命的诠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是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之人。跟先生能够学到良知之学。能够学到学会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即“心即理”的向内求还是向外求的哲学命题。也包含“知行合一”的实践论和“致良知”的方法论以及“亲亲仁民”的民本论。
我们通过学习王阳明心学,还能懂得圣人可学而至,知道阳明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知道要有远大志向、勤学、改过和责善。
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修炼强大内心,关键在事上磨。能静亦定,动亦定,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还能学会变通。
从阳明先生身上能学到他那种面对艰难困苦乐观面对,不为所动的自强不息精神。无论身处逆境、困境、险境、遭陷害、遭妒忌、、被误解均能泰然处之,无所畏惧。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还有他那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心,为百姓平安、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呕心沥血。更时刻不忘教化黎民百姓的社会责任担当精神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文武双全牛人。梁启超说“两个半圣人”之一,曾国藩和毛主席也非常敬佩他。他的主要学问可以概括为“心学”。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这构成了王阳明心学大厦的三个基柱,但最为核心的还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物一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王阳明哲学思想
王阳明画像
王阳明生于我国农历的1472年9月30日。他被称为二个半完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之一,是公认的儒家的四大圣人(孔孟朱王)之一,他是公认的明代第一人,当年明月盛赞王阳明:“彪炳显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
”
一、王阳明思想的核心
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但很多人对王阳明思想有很多误读。认为王阳明和他的心学,偏重于抽象思维,而轻实践;有的人,则把王阳明思想直接归为佛老的无为,同体等。我们首先对“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进行初步了解,帮助大家了解真实的王阳明思想。
《大学》里这样说:“致知在格物。”就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来获得道理。王阳明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开始了穷理功夫。于是先从“格物”做起,但是未能成功。王阳明解《大学》的“致知”为“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不但知是知非,知善知恶,这是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其实就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并不是被大家误读的,只是抽象思维,只一味地想,而不动手去做。
也就是说“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相伴相生的存在。就好比我们我们知道孝顺父母是正确的事情,是我们的良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就是常回家看看,帮妈妈捶捶背,帮爸爸洗洗碗,让他们幸福安享晚年。
二、王阳明的生平
1、王阳明的出生
上一篇:美国邀请钟南山去美国你们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