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如何进行备考?
记忆,技巧,知识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如何进行备考?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二 做真题,最好近两年的。不要做模拟题和押题题卷。没有意义…还浪费时间。
第三 网上搜视频,优酷里有很多老师上传的免费做题技巧。有句话叫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多看做题技巧,并且结合答题的答案,总结自己做大题的技巧和方法。
第四 该记得东西还是得记。但是要理解性记忆。不能死记硬背。这样的话上考场,你会慌的一匹。
总之:能考教师资格证,说明你已经成年了。成年人的思维逻辑是要比当学生的时候强。所以多想多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建议去网上找资料看,或者买书籍看,还可以选择报班,中公网站就有。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问题也可咨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中公教师为您解答!
如何备考,首先要知道最基本的考情,比如考试时间、题型题量以及分值等。小学科目二的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共为150分,题量为26道题目。其中,单选题20道,每题2分,共计40分;简答题3道,每题10分,共计30分;材料分析题2道,每题20分,共计40分;教学设计题1道,一般为3问,共40分。
因此,从时间的角度来看,相对于科目一来说,科目二考试时间更加充裕,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时间更加充裕,考生在做题时就要更加仔细地去审题,仔细分析题干中要求回答几层涵义以及是否有一些小陷阱;从内容的角度来看,整体上主观题相对较多,注重考察对理论的理解。
其次,考生要对科目二内容的考察范围有一定了解。整个科目二主要考察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教学设计这四大部分的内容,其中教育学和教学设计占据的比重较高,考察方式也比较全面,教育学包括单选、简答和材料分析,教学设计除了40分的大题外还有1道左右单选,心理学部分比重相对较低,而且考察方式较为简单,主要考察理解,多以单选题(例子反选)的形式出现,也适当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再次,对于历年真题当中考过简答题的考点,很多考生在复习时为了减轻备考负担,完全不予理会,关于这点,大家要明确的是,既然这个知识点能够出现在真题中,足以见得其重要性,只不过从我们这次考试出题的角度认为再出简答题的概率较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①概率低,不代表没有②虽然作为简答题考过,但不排除出题者在本次考试中将其以其他形式进行考察,包括材料分析和单选的形式③关于出过真题的知识点,最近一年左右出过真题的知识点最具有参考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科二真的是超级难好吗,这个我深有体会,当时备考的时候是怎么也记不住,相信大多数备考生都是因为科记不住而头疼,但是考完试你就会发现,往往教育知识与能力分数会高一些,我也是这样的,看看我是怎样快速提高记忆的。
这科的难点就是你所说的知识点比较多,记不住,其实也是有重点复习的方向的,像是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学、学生心理、德育、发展心理等,考试题型较多,考试的内容也广,一般不是非师范生理解起来都是很难的,我在复习的时候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我在看完一遍教材之后并没有记住多少知识点之后就用了帮助记忆效果最好的边文教资了红宝课,课程就是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原理进行设置的,老师通过不断的巩固知识点来帮助记忆,听完课程就记得差不多了,即便是到现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我都还记得特别清楚, 事实证明科学的记忆就是比自己在那死扣字眼要便捷的多。
但也不是视频课就是万能的哈,这个课程只是帮助我们记忆知识点,但是记住之后再进行后边的复习就比较简单了,看完课程之后我是没有再翻教材了,直接开始做题,考察的知识点在做题的时候都能记得起来,刷了五六套卷子,了解了出题的套路之后,就自信的去上考场了,最终成功通过还是比较欣慰的。
也不是说光背书不行,有好的方法的时候我们也是要进行参考的,盲目学习是最大的错误,不如把时间利用起来,多做几套卷子,以上就是我的在遇到困境时候使用的方法,你也要加油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单项选择题
单选题可以分为记忆型和理解型的。记忆型单选题要求学生对于一些需要识记的知识点准确记忆,以便在考试时能够顺利实现“再认”;而针对理解型单选题,考生则可以从题干和选项两个方面入手,两相匹配,确定答案。切记答题时一定注意审题。
2、辨析题
辨析题即有辩有析,辩:即要求考生对题干中的观点做出正误判断;析:即需要结合理论说明原因。作答时,可按照“判断正误—分析观点—总结观点”的步骤进行,即:①判断正误。通过题干的一些程度副词、关联词、概念入手,一般情况下出现“凡是”、“只要”、“全部”等过于绝对化的词语,就需要重点注意,是否表述过于绝对化;而概念类题目出现A就是B这种类型的,要考虑A与B的概念和外延必须完全一致,否则就会出现概念混淆型错误。②分析观点:可考虑概念、特点、关系、联系实际等角度进行作答。③总结观点。可参照“综上所述,题干表述正确/不正确”“因此,题干表述符合/不符合××的内涵”这类的模板来进行作答。
上一篇:三月份能种什么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