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的鼻祖究竟是老子还是孔子?为什么?
孔子,老子,儒家中国传统文化的鼻祖究竟是老子还是孔子?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不是下结论的结论
就中国社会而言,作为在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基础上建立起的学说,儒家的思想学说显然比道家更重要,中国文化传统的主线,始终不离祖先崇拜、血缘关系、家庭伦理等儒家思想,并与时俱进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主导进程中。可以说,中国人的主体思想来源于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
但如果我们跳出中国文化固有的生态圈,从世界范围来审视中国文化时,我们会发现,这两位思想巨匠在国人和西方世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最有代表性,他在《哲学史讲演录》里将老子与孔子进行了一番比较,认为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他做了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而老子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占据中国意识形态两千多年的孔子和儒学学说,竟然在西方世界如同家长里短。而老子及其道家文化却被奉为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样,是“世界的精神孕育者(德国明斯特大学教授赫伯特·曼纽什)”,美国科学家威尔·杜兰更是把老子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他在《世界文明历史》中说:“或许除了《道德经》外,我们要将焚毁所有的书籍”。据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报道:2016年底,《道德经》销量超过了《圣经》,荣登世界书籍排行榜榜首。《道德经》的外文译本超过500种,研究老子的专著高达700余种。
有专家说中国传统文化从不产生哲科思维,但老子却是中国思想史上唯一的哲人。他的思想表现出狭义哲学的某些深在特征,其高度即便和西方哲学史上的大哲相比,也毫不逊色。老子的目光别致而深远,思想高深,其后人无人可与之比肩。
曾经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面试题有道题是这样的:如果老子和孔子打架,你会帮谁?有好事的记者联系了一些名人来作答,答案各不相同:
1、作家方英文接到题目后,笑称:“我帮孔子,因为孔子弱,老子会打太极拳。”
2、作家李春平略带狡猾地说:“我可能谁都不会帮。看他们打架的过程一定很好玩,也能够让我获得一些智慧。因为他们都是圣人,是智者。如果打架,也是一种智慧的PK,因为老子崇尚‘道’,道为万物之源,知道事物相生相克的道理,主张清静无为,他不会把孔子怎么样的;而孔子呢?他虽说习过武,但他崇尚仁,仁者爱人,讲究‘和为贵’,他会以仁爱之心对待老子,放他一条生路。”
3、河南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这样回答:“如果是我,我中立。我不可能帮哪一方,我不能用儒家否定道家。孔子主张积极入世,老子主张消极避世,两人观点相差很大,孔子讲究进取,老子讲究避让,一个讲顺境中怎么做,一个讲在逆境中怎么活。”
我认为,这题目出得挺好,既有深度,又不死板,还不乏幽默感。这个题目要改得正规点,可以改成:孔子的思想和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及至世界都有较深远的影响,你更赞同哪一个?面试所要求的就是自圆其说,不一定有标准答案。像这个题目,说帮孔子可以,说帮老子也可以,说谁都不帮调和他们让他们和谐相处更可以。
老子与孔子是师徒关系,孔子对于这位老师,留下了一评价:“吾今日见老子,其犹见龙也。”这是著名的犹龙之说。我今天见到老子,终于是知道龙长什么样子了。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对于博大精深的真正中华文化,只有真正放下世间俗念的人才能够有足够的智慧彻悟其本,而常人中即使最伟大的学者也只能是知其表而不能真正的明其里。笔者认为,儒家的人格理想是积极入世,倡导只有个体为社会和他人作出奉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道家的人格力量是无为,是自然本性,是在超越于世俗的利益得失中发现和定位自己的人生境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愚以为是老子。无论从朝代年龄老子在先,另外,在孔子的论述中也有这方面的表述。从内容上看,道家论述的是万物的起源,事物的根本,自然的规律是我国最早的朴素哲学思想。而孔子论述的则是仁义礼智信,是在这之后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象是黄河与长江之水,汇聚了各路溪流,最终形成了大江大河。
中国的文化是生活在中华大地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同时中华文化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不断地吸取了外来文化的精华,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比如中国文化吸取了外来的佛教文化,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并传播到日本等国。
从学术的时间顺序来说,老子的年龄长于孔子,而且也有史书记载,孔子曾经带着问题去请教老子。但是儒家与道家的文化都是各成自己的体系,都是从远古时代的文明而来,经过生活的实践与时间的洗礼,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如果一定要对中国文化追根溯源的话,那应该把目的转向百经之首:《易经》,可以说,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医家、兵家,甚至是诸子百家,他们的理论根源都是来自于《易经》。正是由于不同的文化流派,对《易经》有着各自不同的解释,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文化流派。当然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就是儒家与道家学派,以及吸收了外来文化的佛家文化。
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必须要带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兼容并包的精神,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千万不要用一种溯源的视角去寻找中华文明的源头。要知道长江、黄河的源头,就是无数的小溪流。而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就是这些无数个小溪流之中两条稍微大一点的溪流。
独家观点,经典语录,欢迎关注@水木千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