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明一死,便要求停止北伐,魏延不肯,诸葛亮便杀魏延,这是啥心态?
蜀汉,蜀国,刘备孔明一死,便要求停止北伐,魏延不肯,诸葛亮便杀魏延,这是啥心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通过古梁镛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诸葛亮死后遗计斩魏延,实在是为蜀国的发展操碎了心。在后世所建的武庙中,诸葛亮作为武庙十哲,不管历史如何发展,朝代如何变迁,诸葛亮的地位从来没有变过,可见大家对于诸葛亮的认可和尊敬。
谢谢大家。
欢迎朋友们顺便点赞支持古梁镛原创,喜欢的记得转发+收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导语:
个人认为这是诸葛亮蓄意安排的。但是这安排并不是针对魏延一人,而是同时针对杨仪和魏延两个人。
诸葛亮的用意
诸葛亮在病逝前的一系列安排,并没有明确的针对魏延一人。诸葛亮深知自己死后,魏延、杨仪二人必然反目,而如果诸葛亮做出妥当的安排将大军撤入蜀汉境内,那么一旦杨仪和魏延二人在内部爆发战争,曹魏大军在趁乱而入,那么这将是蜀汉的一场灾难。
而如果魏延和杨仪其中一人在前方战场就已经夺得兵权,那么北伐大军自然会平稳地撤离至蜀汉境内。这样蜀汉军力内耗最小,而且也是最安全的办法。
大军退至蜀汉境内再爆发夺权之战则蜀汉危矣
如果诸葛亮妥当的安排,魏延和杨仪二人相安无事的将北伐军退至蜀汉境内后,曹魏大军再兵临城下。而这时杨仪主张死守,而魏延有主张率兵出战,二人意见不合在城内爆发内战,这样不仅空耗蜀汉的国力,还很有可能会被曹魏破城而入,甚至变成为曹魏覆灭蜀汉的导火索。
内战一旦侵蚀到蜀汉境内,那么将会发生无穷的变数。这时魏延,杨仪二人分别上书刘禅,刘禅再命蒋琬率军前往前线,很有可能会变成三路兵马混战。那时蜀汉必将大乱,此时再有身怀二心的人趁机挑唆,内战将无限的扩大那么蜀汉必将灭亡。
总结:诸葛亮离世前的安排是当时对蜀汉最有利的决定。魏延、杨仪在前线就决定了军队的指挥权,蜀汉内部必然不会发生内战,反之则祸及蜀汉政权。
感谢大家阅读,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斧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明一死,无人能控制住魏延,留着也是祸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明一死,便要求停止北伐,当然是为了蜀国,同时也是有一点点私心。而杀魏延也是为了保证刘氏一族在蜀国的政权不受侵犯,而做出的无奈之举。
首先诸葛亮六次北伐皆以失败而告终,而纵观蜀国没有人能在才智和谋略上能够超过诸葛亮,他都不能成功,何况旁人。同时此时的蜀国也因为连年征战而导致国力空虚,已经无力再战了,运筹帷幄能征惯战之人已经寥寥无几,只有爱徒姜维可委以重任,守住蜀国的疆土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出兵北伐也是万万做不到的。孔明早已心知肚明目前的形式,而自己多次北伐,其一也是对先帝刘备的托孤之志,其二也是对自己的不甘心,自打出世以来,随刘备征战多年,最后还只是天下三分,感觉自己的才能还能发挥更大,所以多次北伐也是对于自己的不甘心。所以在临终之前孔明很清楚,自己死后没有人能完成这个大业了,蜀国稳定发展,长治久安已经是百姓之福,刘氏之福了。
而杀魏延也确实是万不得已而为之,诸葛亮知道魏延可能会成为自己死后的不稳定因素,但是蜀国太缺少像魏延这样的武将了,赵云已经过世,后起之秀关兴和张苞也小小年纪的都病死了,蜀国大将也就魏延的武力值最高了,所以他也不忍心啊!如果不是后来魏延逼宫,执意北伐,最后也不至于死在马岱的刀下。
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国家的兴衰靠一人之力真是杯水车薪,纵有诸葛之才,也难免抱憾而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猴哥,这是啥问题?孔明刚咽气,便下令停止北伐。魏延抗拒,忽然又来个诸葛亮下令杀他。我都给搅晕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蜀汉在诸葛亮北伐之后,内耗太大了,诸葛亮的目是为了以攻代守,所以只能修养升息恢复国力等待时间成熟再北伐,不然就会形成内乱。
2.是怕魏延掌兵之后急着北伐中了司马懿的计全军覆没。
3是怕魏延掌兵之后尾打不掉造反
上一篇:嘴唇用茶叶搓红肿了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